据联谊报 2017年,舟山市普陀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心尽力办好十大民生实事和20件关键小事,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升。在今年的区政协全会上,委员们建议,要继续践行为民初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城市建设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朱水萍委员建议有关职能部门引进“海绵城市”理念,转变传统城市开发建设模式,走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道路。比如在沈家门旧城改造、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运用这一理念,缓解城市内涝、控制水体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余桂枝委员建议加快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充电桩布点密度,早日建成较为完善的公用充电服务网络,切实为广大市民提供便利。方娜委员针对老城区体育设施短缺问题,建议通过加大财政支出,以奖代补,引导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
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有温度的城市”,沈飞轮委员认为,要重点关爱远海作业渔民、海岛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群体,着力解决好一批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提高群众幸福感。张赛娜委员建议,由民政部门牵头,借助社会力量,建立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基地,打造全区性社会服务平台,重点关爱海岛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群体,精准服务、多样化服务,满足群众对“幸福普陀”的需求。张伊委员建议,制定出台海岛地区教师编制核定标准,打造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教师队伍,让每一个海岛孩子享有优质教育。杜斌委员建议健全医疗养老保障机制,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医养融合发展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张振华委员建议进一步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子女就学等制度,让外来务工人员愿意来普陀,愿意留在普陀,愿意共建“幸福普陀”。
朱存跃委员针对志愿服务推进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居民自主参与意识不强、服务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建议继续加强志愿服务宣传,健全机制,强化培训,提升志愿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建设。蓝前飞委员认为,目前诚信体系建设方面还相对薄弱。他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全面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环境,让诚信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
缪毅委员建议,加大低保政策宣传培训和管理力度,创新工作方法,把好低保对象核查、审批、监督环节,形成能进能出、保障准确、运转良好的低保工作机制,让群众充分享受“幸福普陀”发展成果。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