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2017年,金华市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扣“全面小康、浙中崛起”的目标,按照“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能,全力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在金华的探索实践,为推动全省第四大都市区建设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全力助推浙中崛起
市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市委中心工作作为履职重心。围绕“群城聚市、实业兴市、创新强市、开放活市、环境立市”五大战略,组织开展多层次的协商建言,广聚智慧力量,促进金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作出的重大决策。金华作为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核心战略支点城市,如何找准角色定位和发展坐标?如何全方位深度融入,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为此,市政协组建了由陶诚华主席负总责的调研组开展重点调研,深入分析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对加快金华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金义都市区建设和浙中崛起的现实意义,明确提出了今后的工作重点及工作举措,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
与此同时,紧扣金华市第七次党代会作出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政协人才和智力优势,精心选题、深入调研、广泛讨论、汇聚众智,加大专题协商的力度。开展“都市区与金华定位研究”“金义科创廊道建设”“浙中生态廊道建设”等8个专题调研,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建设性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创新机制服务大局
去年以来,市政协在开展“五水共治”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民主监督实践中,探索推行“一村一委员”工作机制,市、县两级2600多名委员结对联系全市4000多个行政村,每个联村委员做到“一月一监督,一次一填报,一月一汇总,一事一协商”。据统计,一年来,每个委员到联系村开展民主监督普遍在7次以上,有效提升了政协民主监督效能,基本实现了“委员下得去、问题查得准、信息上得来、解决有办法、效果看得见、常态可持续”的目标。
“一村一委员”工作也是实现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有效途径。通过这项举措,引导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掌握社情民意、提升参政议政水平,并在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把基层群众的意见纳入到协商民主的平台上来,扩大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如今,“有事找委员”已成为金华市基层群众反映问题的又一条重要途径。
倾情谋划民生福祉
过去的一年,市政协以促进民生改善为切入点,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建真言。
从服务满足居民的需求入手,组织开展重点课题调研,形成《促进我市城市社区治理工作建议案》,提出了完善社区治理工作机制、服务体系、要素保障等建议。
积极开展市区维稳安保工作视察,并就公共法律服务、预防青少年犯罪、完善物业管理、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等开展专题调研。组织委员观摩法院庭审、法院金融案件联动执行等活动,为平安金华、法治金华建设建言献策。开展市人民医院迁建、学前教育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最多跑一次”改革等视察,汇聚各方智慧,助推民生改善。
各界别活动组围绕 “学前教育健康发展”“优生优育优教”“法治金华建设”等群众关切的课题,形成了一批协商成果。各专委会加强与对口部门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掌握相关部门工作动向,积极开展协商对话,助推群众普遍关注的难题得以解决。如经科委针对食品安全等社会关切问题,组织委员与市场监管局进行对口协商,提出了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治理责任、提升治理能力、推进社会共治等建议,有力促进了相关问题解决。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