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政协:委员热议提升软实力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萧山政协:委员热议提升软实力
发布日期:2018年02月27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陈旭凯   字号:[][][]

据联谊报    “萧山有八千年跨湖桥文明,历史上也涌现出贺知章、蔡东藩、朱凤标、葛云飞等名人,应当挖掘好、宣传好、弘扬好本土文化,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区提供软实力支撑。”在杭州市萧山区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文化、软实力等词汇成了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面对“后峰会前亚运”、省“大湾区大都市区”建设和市“拥江发展”战略等绝佳历史机遇,萧山在新时代发出了打造现代化国际城区的雄心呐喊。如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区政协委员建议在抓好经济指标、城市建设等硬实力的同时,坚持软硬并举、双轮驱动,用文化支撑起另外“半边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那样,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萧山拥有璀璨悠久的文明,这是历史赠予的宝贵财富,我们理当对自己的文化保持坚定自信,并用这份自信为现代化国际城区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在此次政协全体会议上,文化艺术界委员集体发声,建议用好萧山南部丰富的山水文化、宗祠文化、民俗文化,特别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楼塔细十番、翻九楼和河上龙灯胜会等传统文化,留存地方印记,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魅力。黄勇芳委员是民盟萧山区委会副主委,也是区文联主席,在谈到如何繁荣萧山文化时,她联系工作实际提出“六个一”的建议,即编制一个文化规划、打造一个文化品牌、划定一个文化街区、建设一个文化场馆、创作一批文化作品、承办一个文化赛事。

文化不仅是坐而论道,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台属界委员沈越天建议,应主动学习先进地区做法,用文化包装农业,给传统农产品注入文化内涵,赋予产品灵魂,由卖产品向卖文化转变,从而实现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推动乡村振兴。还有委员把目光投向了餐饮文化,认为应大力发展国际化的餐饮消费,用家乡的味道把五湖四海的人才引进来、留下来。

走文化提升道路,是推动经济社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萧山区政协表示,要充分吸纳委员建言,把打好文化牌、提升软实力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精心设计的多项履职议题也将陆续开展。包括推动官河的保护与利用,使官河这一浙东唐诗之路起点再现“半市七桥足证东土人烟聚,一河六港汇使南流地利兴”的滨河繁华;借改革开放40周年契机,大力弘扬萧山民营企业家精神,等等。通过政协履职,积极向社会各界讲好萧山文化故事,递好萧山文化“金名片”,为谱写新时代现代化国际城区建设新篇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