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日前,仙居县政协主席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充分利用县域特色文化服务“大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意见》,将其与课题调研组挖掘整理的《仙居民俗——时令习俗 民间表演艺术》一书报送给县委、县政府,受到高度关注和好评。
仙居是灵江流域文明的重要源头,万年下汤文化,百里永安山居,孕育和涌现了灿烂的民俗文化。由于缺乏文化促旅游的战略规划,旅游的文化属性彰显不够,尤其是民俗文化挖掘整理利用粗浅,文化资源优势尚未转变成旅游产业优势。为此,县政协将县域特色文化应用研究列为主席会议重点课题,按照系列推进、部门联动、注重实效的原则展开,并要求课题调研重成果应用,采取一个课题连续做的措施,深化课题的调研与应用。
调研组选择旅游应用、易于吸引游客的民俗文化作为挖掘重点,图文并茂整理编写了《仙居民俗化——时令习俗 民间表演艺术》一书。时令习俗较为详细地记述了“过年”“二月二”等具有仙居民间特色的节庆习俗和特色饮食;民间表演艺术详细记述了无骨花灯舞、九狮挪球等富有仙居地方特色的民间表演和艺术表现形式,做细做实基础性工作。
针对文旅融合短板,县政协召开主席会议协商会,提出制定县域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及民俗文化旅游专项规划,举办优秀传统时令习俗节庆活动,以组建民俗演艺专业队伍为龙头,推进民间表演艺术展演活动,在县职业中专建民俗文化传承基地提升民俗艺术人才专业化水平,打响特色餐饮品牌,走差异化和特色化文化旅游发展之路,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主席会议还将民俗文化挖掘与应用作为今后几年的重点协商课题予以持续关注,为促进调研课题的转化应用,助推文旅融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献计出力。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