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2017年是八届嘉兴市政协的开局之年。一年中共召开常委会议6次、主席会议14次、面对面专题协商会议1次,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139次,组织各类视察监督活动58次,立案交办提案409件,编报社情民意749篇。沉甸甸的履职报表背后,是392名委员的辛勤付出和责任担当。
紧扣中心工作 服务发展大局
过去一年,市政协将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全年履职的重头戏,以“2+2”系列专题活动的形式加以助推。常委会议、市长与委员面对面专题协商会、主席会议督办重点提案会和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全部聚焦“最多跑一次”改革,广泛动员政协委员通过“现场看”“具体办”“跟踪问”“坐下听”“深入想”等多种形式,以体验式调研的方法,亲身体验和现场感受“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找准群众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发现改革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形成调研报告38篇,提出对策建议8个方面150多条。
作为市政协主要领导牵头的重点调研课题,围绕“接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市政协积极联合相关部门组成课题组开展深入调研,形成了《接轨上海科创中心,加快建设“沪嘉杭G60科创走廊”》报告,着重就强化省市县工作合力、加快科创走廊建设步伐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实体经济一直是市政协关注的重点。去年,市政协围绕加快“退散进集”(整治低小散行业,改造提升,择优入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这一主题,按照“1+9”(1个总课题、9个子课题)的调研模式,进行了历时两个月的深入调研,常委会议开展了专题协商。提出强化规划引领、明确“退”的出路、加快“两创”中心建设等意见建议76条。市经信委充分采纳吸收委员意见建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嘉兴“退散进集”“退低进高”工作的指导意见》,并召开现场会部署落实。
市政协还组织委员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应用、北斗导航产业发展、块状经济与“互联网+”等开展对口协商和界别协商,积极助力全市经济发展。
情系民生福祉 提升群众获得感
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是提高嘉兴老百姓获得感最主要的方面。去年,市政协突出剿灭劣V类水体这个重点,组织开展市县镇联动、千名委员参与的“干、查、督”集中大行动。广大政协委员深入治水一线,着重对小微水体水质改善情况开展巡查,找问题不足,提整治建议。一年来,全市政协系统共组成监督调研组320个,深入剿劣问题点2433个,提出意见建议2966条,被部门采纳2115条。
过去一年,市政协针对老百姓菜篮子的安全便捷问题,组织委员对市区农贸市场建设进行专题视察;围绕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开展专题协商,着力推进医联体“双下沉两提升’建设;就老百姓安全感、幸福感的提升,对“平安嘉兴”建设和“五气共治”长效机制建设开展专题视察和协商,助推改善大气质量和生态环境工作不断深化。市政协还组织委员围绕就业和社会保障、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残疾人事业发展、公益性幼儿园扩容、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智慧医院”建设、城乡教育均衡化、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议题,广泛开展调研视察,努力为增进民生福祉献计出力。
法治嘉兴建设离不开政协的参与。去年,市政协首次组织开展“1+6”组团式送法律下乡系列活动,40多名委员和法律专家送法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宗教场所,为全社会带来一场“法律盛宴”,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加强自身建设 夯实履职基础
提案是委员为民履职、议政建言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方式。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以来有12件重点提案均由市委、市政府领导领办,一大批涉及民生事业的意见建议得到采纳落实。如提案《关于鼓励我市大众创新创业的建议》,被有关部门积极采纳,出台了《关于提升“两创中心”建设水平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如有关部门在办理提案《搭载“智慧”引擎,跑出惠民医疗加速度》过程中开展专题调研,启动实施了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中医云”系统等“智慧医疗”十大项目,在数据互联互通上迈出了一大步。
同时,突出社情民意服务为民“直通车”优势,采取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提升信息质量。一年来,共编报社情民意749篇,上报省政协66期;报送市委市政府领导47期,获市领导批示共20件次;转送部门296件。
市政协还通过集中轮训新任委员以及举办委员活动日、邀请委员参加政协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定期走访通报等方式,为委员知情明政创造条件,有效提升了委员履职能力和水平。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