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政协:建言推进医养结合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秀洲政协:建言推进医养结合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31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李国华   字号:[][][]

据联谊报    “秀洲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需要大力补短板。2017年底,全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87404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5.01%,每4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目前主城区没有一家有规模上档次的公建养老机构;在占全区老年人口数64%的农村区域,不少老人很难得到照料和护理,一旦遇到一些较重的慢性疾病,只能长期卧床。我们都会步入老年,老去的我们谁来养护?”日前,秀洲区政协召开主席会议协商“推进医养结合、完善多层次养老体系建设”,区政协常委钱凤祥在会上发言。

钱凤祥认为,“年老”与“体衰”总是相伴相随,养老离不开医疗和康复。为此建议,要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康复服务,现有条件下比较可行的途径还是依托现有医疗机构建设医养结合型老年病科或老年康复科,既解决医护人员问题,又受群众欢迎。各地应在现有乡镇卫生院医疗床位基础上增加配置老年医疗康复病床,以满足需求。主城区可以规划建设以综合康复为主的秀洲区康复医院。还要加强老年精神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保障全区老年人身体与精神的医疗康复和业务指导。

顾玉凤委员建议,要加快推进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完善老年人口基本数据库,收集汇总全区老年人基本需求信息。通过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统筹各类为老服务资源,并绘制“供需地图”,精准对接居家养老服务供需信息。积极推广并发挥居家养老智能设备及终端的作用,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将该平台打造成全区养老服务的“淘宝”,满足老年人一站式服务需求。

区政协社法委主任陈群伟认为,目前养老服务人员的工资待遇较低,工作条件较差,导致工作人员招聘困难,特别是要招聘年轻、懂护理的专业人员难度更大,也影响了养老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此建议,要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重点引进和培养医生、护士、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具有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养老机构的内设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要纳入卫生计生行业统一管理,实现与公立医疗机构人员同等待遇。依托职业技术院校、镇(街道)成人文化教育资源,开设老年护理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为医养结合模式培养后续人才。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