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为让乡村群众喝上放心水、干净水、便利水,日前,温州市政协召开主席会议,专题协商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协商会前,农村饮用水安全专题调研组深入一线,广泛收集意见。会上,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多次将农村饮用水安全列入十大“民生工程”,统筹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各项工程建设。自2003年起,全市累计投入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20.4亿元,基本解决了300多万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温州市政协高度重视,于3月底组成由副主席陈作荣领衔,委员工委牵头,市水利、卫计、农业等职能部门和市政协委员参与的课题组开展专题调研。课题组先后赴5个县(市、区)实地调研,走访农村供水户50多户,收集另外6个县(市、区)书面调查报告。连续召开各类型座谈会7次,广泛听取市政协委员,市县水利、农业、卫生、住建、环保等相关部门,以及乡镇(街道)负责人、集镇水厂负责人、村民等各方面代表的意见建议,梳理出水源供应不稳定等6类问题和做好目标规划等6大对策建议。
协商会上,针对水质合格率较低、供水监管机制不健全、检测人员和设备缺乏等问题,市政协常委陈慕林建议,建立水质检测中心,规范开展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陈海清委员建议,因地、因时制宜,让城市供水水厂向平原农村地带延引,建立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农村的小水厂进行委托管理。
市政协常委徐亮建议,改变当前管网入户工程模式,由自来水公司和市、县两级政府承担贫困村管网入户费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加快贫困户脱贫奔小康,从根本上让农村饮用水安全起来。
加强饮用水安全教育是委员关心的问题,潘剑叶委员建议,采用新媒体形式,由媒体和有关部门联合策划、精准宣传。
协商会上,市政府相关负责人通报了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表示将吸纳委员建议,作为决策参考。
市政协主席余梅生提出,农村饮用水安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强化使命担当和履职意识,以着眼长远的高度、标本兼治的深度、善抓善为的力度,扎实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温州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