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市政协组织力量对实施‘拥江揽湖滨海’战略的研究,契合上级精神、切合宁波实际、符合群众愿望,非常必要,非常及时。围绕这一重大决策研究形成的4个报告,站位高、选题好,谋划深、论证细,定位准、对策实。”日前,在宁波市政协十五届六次常委会议上,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对政协助力城市发展的努力予以高度评价,并表示,下个月将就此议题召开部门座谈会,专题听取采纳落实相关情况。
今年,宁波市委、市政府发出了“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动员令,并将“拥江揽湖滨海”城市发展战略作为“城乡争优”的重要内容。市政协紧紧围绕中心,将“实施拥江揽湖滨海战略、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作为常委会年度重点课题,成立以市政协主席杨戌标为牵头领导的课题调研组,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深入开展科学论证,为助推“名城名都”建设凝心聚力。
专题协商会上,4位委员代表各自课题组作专题发言,3位委员作即席发言。会议还邀请了18位市民旁听,并首次邀请31位委员全程列席常委会议。
“加快推进‘拥江揽湖滨海’城市发展战略,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是建设‘名城名都’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的重要保障。”苏少敏委员的话引起了与会者的深深共鸣。
“拥江”就是要建设高品质的“世界级滨水城市”,“揽湖”就是要打造现代都市的新亮点,“滨海”则是要建成“宁波链接世界的国际滨海新城”。苏少敏建议,加快推进区域统筹发展,适时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推动象山县和宁海县通过撤县设区早日纳入宁波市区;加快中心城区至东部滨海新城轨道交通系统谋划,及早编制中心城区至象山城际轨道交通规划等。
“通过推进‘拥江’战略实施,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完善中心城区功能,真正实现‘三江口’走向‘全面拥江’。”方巨成委员建议,通过江城融合和区域联动,逐步实现“拥江入怀”,重点提升第一层级(西至机场路、南至杭甬高速、东至东外环的滨江区域),增强三江中心片的都市活力;更新布局第二层级(第一层级以外至绕城高速之间以及东外环至甬江入海口的滨江区域),推动中心城区段转型升级;有序发展第三层级(绕城高速以外余姚江、奉化江外围流域),打造外围山水田园空间。
东钱湖区域发展要重点把握好“副中心”“城中湖”“主战场”三个关键定位,推动其与东部新城、南部商务区的联动发展。陈锡波委员建议,结合宁波新一轮铁路规划,统筹谋划在鄞州区云龙镇设立新的铁路云龙站(或东钱湖站),打造东钱湖区域综合交通枢纽;西北部加快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联系,形成密集的城市路网,东西向打通湖底隧道,南北向打通洋山隧道,接通环湖路。
将东部滨海新城打造成为宁波高品质国际化的蓝色海湾,使宁波真正成为“滨海城市”。屠秋月委员认为,东部滨海新城发展要统筹空间规划,象山港大桥以东区域以滨海新城为核心推进特色城市化建设,大桥以西以保护象山港生态环境为核心理念谋划发展,同时,加强与中心城区、宁海、象山及台州等地区的快速联系,在象山港区域打造海湾公路,成为环象山港旅游大通道。
一条条建议,一声声呼吁,宁波“名城名都”的崭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