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稽山、鉴水,是绍兴的印记。尤其是会稽山,1995年建立会稽山旅游度假区后,成功摘得了全省首批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之一的金字招牌。如何保护、开发和运用好这张金名片,让古会稽的旅游休闲产业获得新生?日前,越城区政协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邀请智库专家、学者和政协委员等群策群力,共谋发展。
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去年6月,绍兴市委下发文件,明确会稽山旅游度假区范围内经济管理、社会管理事权由越城区履行。会稽山麓山水风光、人文积淀有着独特的优势条件。在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中,谋划“会稽山旅游休闲带”,将使会稽山度假区的发展空间、资源实现质的飞跃。
座谈会上,相关部门介绍,随着周边各地块的开发利用,会稽山度假区的自由发展空间相当有限,管理力量也相对缺乏。同时,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这块金字招牌的闪光点已经不明显。
智库专家、学者和政协委员纷纷认为,找准定位,找到切入点,是当前会稽山度假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力:避免同质化
“度假区要避免同质化,要有鲜明的主题和特色品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金妙红委员说,度假区要有“留得住人”的大视野,还需要加强宣传推介,让更多人慕名而来、享受而游。
姒茂利委员作为大禹后裔,一直生活在会稽山脚下,在他看来,会稽山文化的底层或源头,就是大禹文化。度假区要发力,做大做强,应该运用好大禹文化。
他的发言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周高峰委员也建议,当前要把规划做细做好,发挥度假区与市区的距离优势,利用古城、大禹等特色,通过引进特色餐饮、风情民俗、网红店等各种办法提升流量。
专家和委员表示,度假区的核心竞争力是会稽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在开发提升中要看到这些特独的优势,提高站位谋求发展,围绕度假做文章,做好核心区域的精品开发。同时,度假区要主动融入全省大花园建设,参照莫干山模式引进酒店民宿,建设植物园,发展研学旅行、休闲观光游。
融合:擦亮金字招牌
会稽山是很多人向往的休闲之地,度假区的开发承载着绍兴旅游的精神核心。从水墨兰亭、十里筠溪、秦望石刻、美丽西桐,到阳明洞天、吼山风光、南宋六陵、富盛御茶、诸葛仙山,再到红色上旺、由由嘉园等,越城的“南闲”旅游已具特色和基础。参加会前调研的课题组成员认为,会稽山旅游度假区要提升发展,光靠单打独斗显然还不够,只有把这些景点串联起来摆成一盘棋,把金字招牌亮出来,会稽盛名才能经久不衰。
“从经济层面考虑,我们得做‘无中生有’的事。”刘志荣委员说,现在的旅游消费从“走马观花”向度假休闲转型,度假区不能简单地建设景点,而要做好产业规划细分,做大交通网,打造成诗意江南的旅游目的地。
区政协主席金百富表示,要看到优势,充分认识到会稽山旅游度假区的人文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基础扎实、历史悠久的优势;提高站位,会稽山旅游度假区的发展是紧扣中央“五位一体”战略部署、浙江省大花园建设和大绍兴建设的重要载体;谋求发展,完善规划,充分整合好资源队伍,围绕度假做文章,用实干成就梦想。
据了解,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发挥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新一届越城区政协创设了双月协商座谈会平台。以“单月调研、双月协商”的方式,每次深入研究一个议题,目前已聚焦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建设区人民医院、拆后村管理、学前教育品牌培育、会稽山旅游度假区发展……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力求让党政机关、政协委员、专业人士、利益相关方在政协平台上充分沟通,汇集众智。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