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通过持续努力,确保每个政协街道工委(委员小组)都建有三星级以上的委员民情联络站(工作室)。2018年,力争创建五星级委员民情联络站(工作室)1个,四星级委员民情联络站(工作室)2个,三星级委员民情联络站(工作室)10个……”日前,杭州市江干区政协出台《关于开展星级委员民情联络站(工作室)创建工作的方案》,标志该区政协高质量建设委员民情联络站(工作室)有了新起点。
近年来,区政协积极探索推进委员民情联络站(工作室)建设,打通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区已建有8家委员工作室、23家委员民情联络站,实现了10个街道全覆盖。坚持“有场地、有制度、有计划、有经费、有活动”的“五有”标准,扎实推进委员民情联络站(工作室)规范化、特色化、多元化、实效化、品牌化的“五化”发展,得到省市政协和同级党委政府的肯定,赢得群众点赞。
架设直通百姓的新桥梁。区政协依托联络站积极延伸工作触角,通过“委员接待日”“百千万”蹲点调研、“周三访谈夜”等活动,定期到社区(村)面对面与基层群众沟通协商,在协商交流中汇聚民意、增进共识,集中民智、增强合力,实现委员参与街道工作的常态化、基层群众意见反映渠道的相对固定化,成为党委政府与居民群众的“连心桥”“暖心室”。
开拓协商于民的新路径。在实践中,区政协积极探索创新委员民情联络站(工作室)工作形式,通过召开民主议事会,搭建委员与群众、相关部门面对面协商议政的平台,既充分发挥了委员主体作用,又扩大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助推重点难点工作,实现了多方共赢。同时,注重委员民情联络站(工作室)工作与“有事好商量”论坛、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的配合协调,使政协协商更接地气、更有成效,最大限度地为各界各部门搭建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的常态化高质量平台。
搭建服务民生的新平台。委员民情联络站(工作室)充分发挥委员的专长和优势,一方面,搭建平台让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到真实的民声,看到真切的民情;另一方面,不断推动更多的民意民智转化为委员提案、大会发言、调研报告等意见建议,激励委员以实实在在的责任担当认真践行履职为民的承诺。截至目前,依托委员民情联络站(工作室)促进解决各类民生问题160余个。
畅通征集民意的新渠道。委员们围绕区街中心工作和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富有特色的调研、视察、协商、议政等活动,及时提出合理化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既为党委政府制定实施合乎民心的政策措施提供支持和帮助,又为保障群众的整体利益积极反映和呼吁,真心实意地当好群众的知心人和代言人。近年来,委员民情联络站(工作室)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2493条,向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政协报送291条,被全国政协采用9条,成为反映民意诉求的“绿色通道”。
打造展示形象的新窗口。委员们“零距离”感受心声、“面对面”倾听意愿、“心连心”体恤疾苦、“手拉手”办好实事的实际行动,让广大群众真切地感到政协委员就在身边、人民政协离自己很近。在民情联络站(工作室)搭建的平台上,委员们持续跟进的城市化未覆盖区域土地流转机制得以建立,幼教资源不足的问题得以缓解,“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许多民生工程得到有效推进……委员们深有体会地说:“通过帮助辖区群众力所能及地做些事情,得到群众欢迎、受到群众尊重,体会到了当委员的价值!”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