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争优’行动在我区的深入实施,作为‘重头戏’之一的新村建设工作,亟须探索形成一条符合海曙区情、彰显海曙特色的发展道路。”宁波市海曙区政协课题组在区政协常委会议上建议。
海曙区在行政区划调整后,从单一的城市中心城区变成集都市、郊区、山区为一体的复合型城区,拥有167个行政村。如何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成为区委、区政府关注的重大课题。新村建设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基础性工作,在缩小产业层次、形象面貌、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差异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年初,海曙政协把“推进我区新村建设”课题调研列入今年重要履职工作之一,经过近半年的时间,课题组深入学习、广泛调研、严格论证、反复推敲,形成了课题报告《关于推进我区新村建设的建议》,提交常委会议协商审议。
课题组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全面排摸了海曙新村建设存在问题,分析相关地区经验做法,明确了新村建设主要方向和需要处理好的四方面关系。课题组认为,海曙新村建设工作进入了“提质、提效、提特”阶段,针对性提出了推进新村建设的统筹规划、分类实施、产业跟进、规范管理四大方面建议,呼吁加大对新村建设工作的保障和支持力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调研报告选题定位精准、调研详实周密、成绩总结透彻、问题剖析深刻,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前瞻性和针对性,为区委、区政府更好地推进新村建设工作提供了可参考、可施行的意见建议。”区委副书记张启表对调研报告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要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确保建设工作规范合理,强化新村工作规划引领,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等。
课题组下一步将对课题报告做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协商建议书后报送区委、区政府,为推进新村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