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皋亭山,杭州最古老的山;上塘河,杭州最早的人工河。挖掘皋亭山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产业发展的美好“背景”、擦亮绿色经济“金名片”,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杭州市江干区政协日前召开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聚焦皋亭山景区的区域定位及发展方向建言献策。
近年来,江干区抓住杭州“城市东扩”的战略机遇,大力推进皋亭山景区开发建设,相继建成4D骑游体验馆、320亩的千桃园、15公里游步道、5公里盘山骑行道、上塘河水上巴士游览、杭州孝道文化馆等并对外开放。2015年,皋亭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年游客量突破50万人。但从建设宜居宜业的高品质景区要求来看,在区域定位、功能布局、人文特色、产业发展、基础配套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民建江干区基层委和应群颖等4位委员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皋亭古埠项目为引擎推进杭州新一轮运河文化经济建设”的建议,被确定为重点提案,由区长楼建忠领办、区政协主席黄爱芳督办。提案建议强化文化担当,留住皋亭记忆;强化产业支撑,打造立体组合“山上、水上、晚上”的国际休闲旅游综合体;强化上塘河保护,让大道止于河南(河的南岸),高楼远离河岸;强化规划统筹,重构大运河(杭州段)旅游新格局;强化协同推进,凝聚强大合力。
会上,区政协文史和教文卫体委主任周林敏代表课题组就“皋亭山景区区域定位及发展方向”调研情况作主题发言。他建议,以“大皋亭”理念、“文化+”思路、产业化路径,推进皋亭山区域“文产景人”四位一体融合发展。对接中国大运河文化带战略,规划建设皋亭古埠;以龙居寺项目为龙头建设形成禅文化交流中心,打造禅境皋亭;接轨湾区战略和之江文化产业带规划,布局建立钱塘江流域传统工艺振兴基地。
“目前已完成了《杭州皋亭山运河文化》研究成果报告,正委托专业规划设计院编制皋亭单元‘四规合一’规划;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基础配套……”提案主办单位皋亭山景区建设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将积极融入“大城北”,致力于将整个景区打造成为江干区产业发展的美好“背景”,打响江干绿水青山新经济的“金名片”。
7位委员和专家进一步建议,要着力做好上塘河沿线、皋亭沿山村域历史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深入挖掘和阐发皋亭古埠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讲好上塘运河故事;处理好政府、市场、市民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文旅经济、泛旅游产业,打开金山银山之通道。
区政协主席黄爱芳点赞提案承办单位立足点高、切入点细、落脚点准,交出了提案办理的精彩答卷。她说,皋亭山景区建设不仅是产业发展,也是民生实事。要跳出皋亭看皋亭、跳出江干谋定位,开放分析、精心考量,借势借力、群策群力,串珠成链、提炼成章,更好推进“三生融合”深度发展。她表示,区政协将进一步加强与相关方面的沟通对接,再讨论、再完善,精心打磨,形成针对性、前瞻性、操作性强的建议案供党政决策参考。
“区政府将进一步在文化的挖掘与展示、环境的提升与整治、产业的清晰与落地等方面加大力度,形成政协建议的综合落地效应。”楼建忠回应。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