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政协:2018年履职成绩单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江干政协:2018年履职成绩单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14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廖玉梅 汤媛媛   字号:[][][]

据联谊报    “五化”委员民情联络站(工作室)建设入选全省政协工作创新案例;创新推出“有事好商量”常态化平台;报送重点建议案(函)7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居全市前列;在各级新闻媒体刊发宣传报道129篇……2018年,杭州市江干区政协坚定自觉把党的决策部署落实下去、把各方面智慧力量凝聚起来,唱响发展主旋律,发出政协好声音,履职硕果累累,为江干高水平全面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加快打造世界名城首善之区作出了新贡献。

服务大局善担当,问题导向建真言

一年来,江干区政协立足新方位新使命,紧扣全区中心任务建真言、献良策。区政协聚焦大事同向给力,围绕加快建设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钱塘江文化品牌建设、以“湾区之芯”为目标引领打造产业新高地、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皋亭山景区区域定位及发展、城中村改造等重大课题,打好专题调研、专项视察等履职组合拳,为党政决策提供依据。紧盯难事精准发力,围绕“五水共治”、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健康江干”建设、城市管理精细化、民办教育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民主监督,协助党委政府解决问题、推进工作。

为增强履职建言底气,区政协坚持不调研不协商,通过问题导向选题、党政领导点题、深入调研破题、质量把关结题,求真务实抓好调研工作,共形成高质量的专题调研报告42篇。

在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履职的同时,江干政协也不忘关注民生实事群策群力。去年,围绕小区物业管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群众普遍关心的实事项目,反映群众呼声,有力地推动了这些民生实事的实施。

践行“有事好商量”,努力画大同心圆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江干区政协采取“固定+移动”“集中+分散”模式,创新搭建“1+N+X”“有事好商量”常态化协商平台体系,聚焦党政中心大事、改革发展要事、民生改善实事、社会治理难事,积极借助专家学者智慧,有机整合各方资源、融通各项载体,实现“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

区政协结合杭州市委“百千万”蹲点调研中了解到的群众意愿和诉求,将协商的“圆桌”摆到老百姓的家门口,聚焦老旧小区截污纳管工程“关键小事”,面对面协商交流、共同破解难题;结合民生提案一起办,将协商的“圆桌会”开进蓝领公寓建设现场,聚焦新就业大学生和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难问题,解疑释惑、把脉支招。这些创新做法得到党委政府、委员和群众的多方点赞,得到诸多媒体的宣传报道。当前,区政协正以互联网思维、智能化标准打造“有事好商量”升级版,努力探索“请你来协商”的江干模式。

创新特色扬优势,夯实基础创品牌

区政协坚持“委员强则政协强、界别好则政协好、工委(小组)实则政协实、专委活则政协活、机关亲则政协亲”,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为建优委员工作室、民情联络站,充分发挥委员专业特长,区政协按照“五有”标准,推进“五化”发展,将委员工作室、民情联络站打造成直通百姓的新桥梁、协商于民的新路径、服务民生的新平台、征集民意的新渠道、展示形象的新窗口。目前,全区共建有31家委员工作室和民情联络站,评定8家星级站(室)。区政协的经验做法得到省、市政协领导的肯定。

为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建设应用型“政协智库”,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声出力,区政协着力打造“一街一品”,深入开展“基层创新年”活动,面向政协各街道工委(小组)选评特色平台载体,让委员履职有渠道、活动有平台、成果有展示、精神有归属。全年共组织196人次委员参加区委、区政府重要会议活动,26名委员在本职岗位上获得各级荣誉,28名委员被评为区政协“双好”委员。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