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江干是民营经济大区,市场监管局注册登记已突破10万家,其中民营企业约5.6万家、个体工商户约4.5万家,90%以上为中小民营企业,目前制约我区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融资难融资贵依然存在;二是缺乏适合中小民营企业孵化发展的专业园区楼宇;三是针对中小民营企业信息沟通、涉法维权、项目推进等方面的服务还不够……”
1月16日下午3点,杭州市江干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第一个上台发言的赵庭尉委员一开口就吸引了大家的关注。
2019年,江干区提出了努力实现世界名城首善之区新跨越的目标。针对这一目标,10位委员围绕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民生事业建言,他们分别来自民主党派、工商联、经济、教育、医卫界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针对打造“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第一区”, 赵庭尉委员建议,加强联动,大力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搭好平台,努力建设更多民营产业园区;优化服务,营造一流亲商营商环境。
如何培育核心企业,提高江干产业优势?杨东伟委员提醒,核心企业的产生虽然离不开良好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但总体而言不是规划出来的,主要还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他建议,推动同行业、上下游关联企业集聚。
满足老年居民高品质、连续性、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要是江干“加快打造世界名城首善之区”战略目标的题中之义,尹兆青委员呼吁补足综合协同、智慧化规范化以及人、财、物配置等方面的短板。
……
区委区政府区政协领导、100多位区政协委员和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10位市民代表,一起听取委员们的精彩发言。
区域教育国际化离“世界名城首善之区”目标定位尚有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对教育国际化的认识存在偏差和普惠推进不足;当前即有住宅加装电梯存在民意统一难、资金筹措难、工程保障难、后续管理难这些方面的制约因素,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无力承担电梯加装费用;江干的许多民办博物馆“穷于没有展览场所,穷于没有专业人才,穷于盘不活藏品没有可持续收藏资金,穷于有满腔情怀而无人理解无人支持”……
委员们的发言,精准面对问题,建议对数字、时尚、华侨归国创业与九堡传统商贸文化重新梳理定位,对标美国“第五大道”等国际一流街区,建设江干区九和路“第九大道”;加强街道与社区医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整合服务项目,让居民一次享受多项综合性服务;在硬件上创新思维、增加场地;在软件上整合平台、优化服务,完善社区配套用房,让城市有温度、让生活更美好;提高全民医学素养,优化体检模式……
“态度精心、选题精准、内容精彩,充分展示了参政议政的一腔热忱、高度负责和真知灼见,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认真听取委员们的发言后,区长楼建忠表示,区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将选取重点、深入调查、认真研究,通过领导挂帅、部门牵头、实践检验等形式,推进委员建议有效落实。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