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如何更好地推进小城镇综合整治?高铁开通后,如何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实体经济如何振兴?在建德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委员们纷纷为这些难题求解。
小城镇综合整治一直以来都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全会上,很多委员结合前期调研情况,围绕如何巩固和提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言献策。
千篇一律、千镇一面、地方特色缺失,在很多委员看来,成了小城镇整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围墙美化不要动辄喷漆写标语,不能照搬照抄城市建设模式,要注重乡土味道。”陈峰委员说。
“要立足各乡镇(街道)的自然禀赋和历史人文,在地域文化、产业特色、历史传承、风土人情等方面深入挖掘,坚持因镇(村)而异、因镇(村)施策、一镇一品的原则,突出各自特色。”“小城镇虽然靓起来了,但百姓的钱袋子却没有鼓起来。产业是小城镇整治的重要因素,是百姓增收致富的关键。只有把产业有机融合进去,整治工作才有生命力、持续性。”杨吉元和李根土委员各抒己见。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如何促进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委员给出了建议。
从事教育事业多年的杨吉元委员认为,环境优化与人才聚集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环境打造好了,就能吸引人才。人才的创新创业发展又会不断优化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 “要转变观念,在大力引进国内外人才的同时,注重建德本地人才的发掘和使用。”金富强委员建议,梳理摸清情况,对接本地人才需求,激发他们的工作、创作积极性,同时,发挥本地特有优势,构建本地人才激励机制。
如何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建德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委员们热议的又一个话题。
建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的内容让包松海委员备受鼓舞。他认为,外贸企业发展要注重营销方式的改变,尤其要加大对跨境电商在外贸中重要性的认识。他希望政府加大对跨境电商的宣传和支持力度,将外贸企业和电商运营企业对接,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金剑宇委员认为,政府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的同时,要遵循优胜劣汰规律,让企业在享受政策时由“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来自基层的李可大委员直言不讳地指出,目前建德实体经济发展缺乏要素保障和服务支撑,有的企业主缺少发展的信心,部分基层干部服务企业精力不足,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了考验,全市要进一步营造发展实体经济的浓厚氛围。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