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政协:编辑出版《千年名邑——中国龙泉》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龙泉政协:编辑出版《千年名邑——中国龙泉》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25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陈小龙   字号:[][][]

据联谊报    由龙泉市政协文史委组织编写的《千年名邑——中国龙泉》文史专辑日前正式出版发行。

龙泉历史悠久,早在约6000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劳作生息。自唐乾元二年(759年)置县,至今已达1250多年。龙泉是著名的“中国青瓷之都”“中国宝剑之邦”“世界人工香菇栽培发源地”“中华灵芝第一乡”。龙泉青瓷参与开辟了中国至东非及欧亚的“陶瓷之路”,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球唯一入选的陶瓷类项目;龙泉宝剑被誉为“剑中之魁”。 龙泉自古人文昌盛,旧为“浙水东文献之邦”,史称“衣冠文物甲于诸邑”。全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970处、非遗项目60项。历代名人俊贤层出不穷,处州十县历代进士合计1110名,其中龙泉248名,占近四分之一。

龙泉古城独具特色,选址于市域内最大的盆地,巧用天险,以山为墙、以水为壕,构成天然屏障;城市布局在遵循传统礼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形成了以县衙为中心、以直街为主轴的空间序列,通过三横一纵的主干道,将古城划分为城北政治区和直街、西街、东街商业区,并筑坝取水设蒋溪堰,引水穿城修云水渠,形成了西街、北河街“街道依渠、小巷傍水、店铺面流”的特殊面貌。古城历经岁月沧桑,至今风貌犹存。街区内原居民仍保持着较为传统的民间习俗、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传统业态。

20177月,龙泉成为浙江省第1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基于龙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扎实的名城保护工作,龙泉市政协文史委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本为蓝本,编辑出版《千年名邑——中国龙泉》。全书以历史沿革、人文底蕴、名城保护和风雅龙泉416节为架构,全面梳理龙泉古城社会发展的脉络,详细记述龙泉古城历史变迁、名城特色、文物遗存、山水风貌、非遗文化、历史名人、民俗风情、名城保护等方面内容。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