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现在社区群众一遇到法律问题,就会想到马狄委员工作室。这里能够给他们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引导他们按照法律途径,通过法律手段,依法有序实现诉求。”舟山普陀东港街道安康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走进位于安康社区的马狄委员工作室,一张小小的圆桌和3把凳子摆放在工作室中央,墙面显眼位置张贴着规章制度,明确工作室的功能,并展示了工作室3位政协委员的照片和联系方式。每一次接待群众,委员们都会认真倾听,详细记录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及处理意见等,并把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和分类。
“工作室不仅成了基层法律服务的阵地、社情民意的收集点,也成了连接群众的桥梁。”工作室负责人马狄介绍,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委员们能现场答复的就当场给予回应,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以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调研报告等方式向区政协及有关部门反映,提出建议,办理结果及时向当事人反馈。
据悉,马狄委员工作室还与妇女委员工作室“牵手”,签订了合作协议,下一步将定期开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知识授讲、家庭纠纷调解、与儿童福利院联谊等活动。
马狄委员工作室是普陀政协委员工作室零距离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去年11月,普陀区政协设立首批9个委员工作室,包括以志愿服务为己任的朱存跃委员工作室、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作为工作目标的妇女委员工作室、为丰富群体文艺活动而贡献力量的文艺界委员工作室等,由点到面,从试点到推广,进一步发挥政协委员履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政协委员工作室逐渐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政协委员工作室的成立,不仅让政协委员“沉下去”,也让社情民意“传上来”。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让政协委员工作室名副其实地成为委员履职为民的平台和社情民意的新通道,把其打造成界别活动及基层开展“请你来协商”的新阵地。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