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政协:聚焦香榧产业做优做强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嵊州政协:聚焦香榧产业做优做强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27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张丹丹 高井春   字号:[][][]

据联谊报    “权属和流转机制、生态保护和生态经营、香榧后熟瓶颈突现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嵊州香榧产业做优做强……”日前,嵊州政协农业和农村委主任钱继红在谷来镇白洋湖香榧基地为香榧产业发展建言。

嵊州是“中国香榧之乡”,据记载,嵊州香榧人工栽培历史已有1500多年,浙江最早的地方志《剡录》提到,在宋代,嵊州已是“榧多佳者”,苏轼曾写诗称赞:“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到清朝年间,嵊州产的香榧被列为朝廷贡品。

如今,嵊州拥有百年以上香榧古树近3万株,约占全省30%。千百年来,种植、销售香榧成为嵊州山区老百姓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2018年全市香榧产量达1800吨,总产值5.5亿元。自2013年成功注册“嵊州香榧”区域品牌后,获得了2018年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等多项殊荣。虽然“嵊州香榧”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品牌影响力并不大,离做优做强还有较大差距。

不断提升“嵊州香榧”品牌知名度,打造“嵊州香榧”区域品牌金名片,一直是嵊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课题。嵊州市政协将助力香榧产业发展列为年度重点课题之一,并于近日邀请市政府分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香榧专家、部分委员赴香榧基地现场视察,详细了解香榧基地林地流转、科技推广、香榧销售等方面情况,围绕生态保护和生态经营、产业发展等问题开展协商。

谷来镇地处小舜江源头,是嵊州香榧主要产地,年产香榧15万公斤。“打造‘嵊州香榧’区域品牌金名片,持续性系统性的政策扶持是前提。”在袁郭岭古香榧群视察时,对香榧颇有研究的操海芳委员表示,要在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香榧科研、技术推广、协会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继续给予支持。“生态化种植经营方式是核心要义。”农业农村局总农技师香榧专家储开江认为,要加大生态种植香榧理念的宣传,对已开垦种植的香榧基地,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让森林具备保持水土、美化环境、涵养水源功能,同时,减少除草剂使用,提升绿色品质。香榧文化博物馆位于有着400多年历史、国内唯一全榧木营建的吕岙村黄家宗祠。“延长香榧产业链势在必行。”周正委员在参观博物馆时建议,要结合会稽山休闲旅游区建设提高香榧产业附加值,利用好全球农业文化遗产核心区、香榧古祠堂、浙江省十大智慧古道、环会稽山美丽公路等优质资源,做好一产与三产融合发展。引导农户利用家乡资源积极开展民宿,组织休闲旅游等活动,吸引外地客源,振兴乡村经济。

市政协主席孙海荣表示,要切实解决榧农生产用房困难,探索盘活闲置农房返租榧农做法;加大科技兴榧、文化强榧力度,为香榧产业发展插上科技与文化的翅膀,使之成为嵊州的一张金名片。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