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幽深斑驳的老台门,布满青苔的长弄堂,踩着古老的青石板走在绍兴越子城历史文化保护区,眼前恰似打开了一幅风俗画卷。绍兴越文化政协委员会客厅位于陈桥驿先生史料陈列馆,7月19日,这里来了一群越文化研究大咖……
绍兴拥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文化积淀深厚。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把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绍兴越文化政协委员会客厅首场活动围绕“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的城市文化建设”主题,委员会客厅牵头人绍兴市政协委员屠剑虹和鲁锡堂,会客厅成员绍兴市政协委员柳巨波、何娣英、金伟国,和在绍兴文化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就此展开讨论。
“当前城市文化建设中有些形式主义和哗众取宠的做法,崇洋、掠奇、泥古、划一等现象实质上就是文化自卑的表现。”身为越文化研究会会长的鲁锡堂长期研究越地、越国、越俗,他认为,要以辩证、协调、和谐的心态和方法来正确对待外来城市文化和古代城市文明,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城市文化建设要体现中国特色、地方特点、时代特征,兼顾一体化和差异化。
城市文化研究专家、绍兴文理学院教授周一农表示,长三角一体化推进过程中,每个城市都要做好融入和守望两篇文章,对绍兴来说,2500多年的历史积淀,值得守望的东西太多了,当前,在城市文化建设中,要注重以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以当代语言讲好历史故事,让历史文化发挥现代生产力;用精英语言讲好老百姓故事。《绍兴市志》原总纂任桂全提出,长三角一体化要先从文化开始,每个城市在文化上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融合。名人故居是一个城市文化厚重的标志,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人文资源。秋瑾后裔秋晓鸥建议,长三角城市名人故居能实现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同频共振提升品质,标准化体系构建。
“2500多年深厚的文化积淀,绍兴这片神奇的土地,对我来说不止是一个金饭碗,简直是一座金山。”动画片《少年师爷》制片人丁立清说,未来,文化创意将成为撬动城市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文创产业从业者要多琢磨一个城市的文化亮点,重内容、重创意、重长远。文史戏曲专家王云根建议,加强城市文化精神产品建设,创作10首地域特色歌曲、10个创新创业故事、10部微电影,记录、书写、讴歌长三角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的好故事。绍兴市政协委员何娣英认为,一个城市没有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其文化的厚度和品质就没有办法突显,当下关键要做好古城的保护利用文章,将古老变为时尚,通过开放和融合,全面激活绍兴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生命和灵魂,城市文化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屠剑虹表示,将通过会客厅这个载体,加强与绍兴越文化领域的研究者、爱好者以及文化产业从业者的联系,凝聚共识和力量,共同将绍兴文化资源的厚度打造为文化产业的高度。
“这是一场很有质量的委员会客厅活动,大家就绍兴城市文化建设达成了共识。”省政协副主席马光明充分肯定本次活动,并对会客厅今后的运行提出希望和要求。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