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委员工作室建立后,有了固定的阵地,政协工作品牌更加突出,老百姓有事来反映,没事来闲聊,有想法来说说。”杭州市富阳区政协委员唐焕庆如是说。
区政协日前召开委员工作室建设现场会,实地考察与会议交流相结合,对首批通过审核的13个委员工作室进行授牌,3个工作室进行经验交流,区政协主席陆洪勤就推进委员工作室建设作专题部署。
2017年以来,区政协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深入推进委员工作室建设,着力做出亮点、打响品牌、扩大影响、提升实效。2018年6月,区政协在全市率先制定《关于建立政协委员工作室的实施办法》,从性质类型、基本原则、设置形式、工作流程、管理考核五个方面,具体规范委员工作室的建立和运转,明确工作室定位为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窗口、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发挥主体作用的平台,面向公众免费提供服务。
基层政协开门就是群众,委员工作室在创建和运转中注重突出发挥委员个人优势和重点服务基层群众两个特色。比如唐焕庆委员工作室重点服务属地乡镇群众,小到帮村里老人解决夏天往返走路去隔壁村老年食堂吃饭的苦恼,向乡镇反映路灯不亮、村中送报等问题,大到通过提案、社情民意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临时公交亭设置、农村饮用水、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等问题,紧紧围绕基层群众身边的民生实事。会上首批授牌的13个委员工作室中,10个依托委员个人优势建立,内容涵盖旅游、医疗、农业、维稳、书法、少数民族、肢残和公益等服务。
在推进委员工作室工作中,富阳政协始终坚持重在实效、不搞形式,区政协委员工委常态化走访工作室,了解运行情况,对作用发挥不明显、工作不符合要求的,设立谈话提醒和退出机制。不仅关注硬件设施的完善,更注重软件的过硬,规范“接待记录—提交信息—分类处理—反馈结果—总结完善”工作流程,及时将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委员调研、会议发言、提案建议等。如程美玲委员在工作室收到龙门古镇旅游不方便等反映后,以提案的形式建议开通杭黄高铁富阳站至龙门古镇的公交线路,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采纳,公交线路于今年7月31日正式开通。
今年以来,富阳政协把委员工作室建设作为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重要载体,加大力度推进,区政协主席多次专题调研委员工作室建设工作,并召开以委员工作室建设为主题的现场会,号召全区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充分认识新时期创建委员工作室的重要意义,踊跃参加、大力支持,积极协助有意愿、有热情、有条件的委员,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创建更多更好的委员工作室。
“委员工作室是基层政协联系群众的桥梁,打通了政协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基层群众感觉政协很近、政协很亲。”陆洪勤说,下一步,要坚持标准化建设,让委员工作室“立”起来;坚持规范化管理,让委员工作室“实”起来;坚持常态化运行,让委员工作室“活”起来,全面规范提升,有序推进,合力把委员工作室打造成富阳政协凝心聚力、服务群众、服务大局的工作品牌。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