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政协:专题协商民族文化工作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温州政协:专题协商民族文化工作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05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夏紫裕 叶艳琼   字号:[][][]

据联谊报    温州是我省民族工作大市,有畲族等52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常住人口30.17万人,占全省总数的30%。为推进民族文化高质量发展,温州市政协日前召开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专题协商会,围绕民族文化保护、挖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文旅融合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组织少数民族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在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打造文化品牌、推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7月下旬,市政协围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课题开展调研,相继走访4个民族工作重点县、7个民族乡(镇)及部分民族村,召开4个专题座谈会,听取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乡(镇)、民族文化产业从业者、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以及基层群众代表的意见,掌握了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形成了相关意见建议。

市政协常委雷朝阳建议,加快制定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鼓励和扩大民族文化研究的艺术工作群体,加大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创作活动,设立民族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保证民族文化创作及艺术人才培养发展。

为破解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存在“人在艺在,人去艺绝”的问题,市政协委员刘力丹呼吁,实施传承后备人的培育计划,设置民族文化研究专业岗位;建构学校教育与相应研究机构层级的培养体系;创设多元培养渠道,提升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与爱好者的积极性和专业化水平。

此次专题协商会还邀请了3位少数民族代表参加。泰顺县司前镇左溪村党支部书记蓝学许建议,加强民族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宣传力度,使得文旅结合的模式得以持续。文化部门应多参与民族文化挖掘,提高创新和创作文化产品的档次。

“‘00后’的孩子基本不会讲畲语,传统畲族体育项目以及民间工艺(刺绣、编织等)渐渐失传。”平阳黄汤传承人钟维标呼吁,设置一处畲族文化机构,如温州畲族文化博物馆,并落实经费。加大畲族古建筑保护力度,出台民族村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入。

曾于20148月组建了温州地区首支以畲语歌舞为主的畲族歌舞队——凤凰畲歌队的畲族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蓝永潇建议,加强畲族文化挖掘、研究、抢救、征集、采集、摄影、录像、录音等,让更多人了解畲族文化,支持或投资畲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会上,温州市政府及与会部门负责人表示,将逐一梳理、认真研究政协协商意见,进一步做好深化和吸收。

市政协主席陈作荣说,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不仅有利于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奔小康,更对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要注重系统谋划、文化保护、产业发展、社会参与和人才培养,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