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名委员参与!武义“请你来协商”拓展11个“微协商”工作室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200多名委员参与!武义“请你来协商”拓展11个“微协商”工作室
发布日期:2020年03月31日 来源:同心苑   作者:楼润苗 陈玲   字号:[][][]

据同心苑    老百姓身边的“琐碎”事

社会各界反映的“烦心”事

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阻梗”事

怎么破解?

武义政协

推进基层治理多元化

创新建立

“微协商”工作机制

为探索源头治理新路,武义县政协创新建立“微协商”工作机制。这是“请你来协商”向基层延伸的有益探索,是“一村一委员”工作机制的深化完善,是助推“后陈经验再深化”的重要举措。

试点探索

日前,武义县政协在桐琴镇召开社会治理“微协商”工作推进会,总结前期“微协商”试点经验,并对下一步“微协商”工作作出部署。

会前,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政协桐琴联络小组本月度的专题“微协商”。这场“微协商”由桐琴联络小组组长吴红玲牵头,胡洪泽、朱畅委员参与,并邀请了镇综治办、农村法律顾问等,围绕一起土地承包问题开展协商。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协商意见。

去年12月,武义县政协按照县委部署要求,率先在桐琴联络小组试点“后陈经验”再深化社会治理“微协商”工作,并设立政协社会治理“微协商”工作室。

该项工作依托“一村一委员”工作机制,以政协乡镇(街道)联络小组为平台,将政协民主协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之中,助力基层社会矛盾的排查与化解,助推“后陈经验”再深化。

制定机制

在试点的基础上,武义县政协制定《后陈经验再深化社会治理“微协商”工作制度》,县委办于今年320日印发《关于建立政协社会治理“微协商”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大力推进“微协商”工作机制建设。

“微协商”工作制度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定期排查制度。政协委员每月至少到村开展一次联村活动,掌握苗头性、倾向性矛盾,填写反馈表,并上报属地乡镇(街道)联络小组。

二、台账制度。各乡镇(街道)联络小组要对委员填写上报的《县政协社会治理“微协商”矛盾纠纷排查反馈表》进行汇总梳理,对上报的问题进行登记,建立分类台账,乡镇(街道)要跟踪督办。

三、工作协调制度。各乡镇(街道)联络小组每月选定一两个问题,由联络小组组长牵头,召集村干部代表、乡镇联村干部、联村律师等,邀请政协联络小组副组长和2-3名辖区政协委员,每月开展一次社会治理“微协商”。

四、定期报告制度。各乡镇(街道)社会治理“微协商”工作室,每月要将矛盾排查情况向乡镇(街道)党(工)委报告,每半年将本辖区排查处置情况向县政协、县委政法委报告。

五、考核奖惩制度。县督考办把社会治理“微协商”工作列入领导责任制和乡镇(街道)年度目标责任制内容。

推进基层治理多元化

“微协商”不同于纠纷调解,侧重点在事前“协商”。在选题时,坚持“既体现党政所需、群众所盼,又发挥政协智力密集优势,集中人力、集中时间推动问题实质性解决。

“微协商”机制建立以来,在有效减少增量矛盾、柔性化解存量矛盾、推进基层治理多元化等方面,展现出了独特优势和特殊功能。

目前,武义县政协的“微协商”工作已在全县铺开,共设立11个政协“后陈经验”再深化社会治理“微协商”工作室,202名委员以属地为原则参与所在乡镇(街道)社会治理“微协商”工作,已协助解决33件矛盾。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