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同心苑 3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
每天面条产量达110吨
抗疫情
食品保障少不了
一个个深夜
她辗转反侧
想方设法复工保供应
她就是
衢州市政协委员
巨香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香如
这几天,巨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片繁忙景象。巨香食品是衢州市第一批复工的企业之一,复工以来,企业订单同比增加了20%。
“一个多月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模样。”李香如说,2月10日正式复工前,她面对的是公司库存耗完、生产人手严重不足、原料运输物流不畅等局面,原本过年期间预留的库存,也提前发给了湖北等地的商超。
作为粮食应急加工企业的负责人,李香如深知粮食稳定持续供应对抗击疫情的意义。“当时千头万绪,有时晚上睡不着,给自己打气,一定要想方设法保供应、快复产!”
复工复产,工人不足是第一个难题。
大年初二,李香如就采购了可供自家企业使用一个月以上的口罩、消毒水等物品,并要求员工每日在家测量体温并及时报告。但随着疫情发展,外地员工大多仍无法及时到岗。
“为了弥补人手不足,各种方法都用上了。”李香如说,最初,是让本地的销售人员、办公室人员上阵顶岗;之后,鼓励本地员工带着熟悉情况的亲朋好友入职,每介绍一名新人入职奖励400元补贴。同时,她还和其他企业“共享员工”。
随着订单的增加,人手上依旧捉襟见肘。当时周边县市交通仍然不畅,李香如亲自上阵,每天开车去把健康的员工接出来。巨香食品开工第一天,终于有一半生产人员到岗开始工作。
人手慢慢充裕,产能逐步恢复,可原料不够了。
巨香食品80%的原料来自山东省,疫情期间物流受到很大影响。一次,因为运输车辆是外地牌照,一批原料卡在高速口子下不来,李香如迅速赶到现场,配合衢州市各项防控要求并全力沟通,终于卸下了这批宝贵的原料。
为了不再出现类似情况,李香如一方面加快寻找原料的步伐,与衢州本地的浙江中粮粮油有限公司联系,及时得到了一批生产原料的供应。另一方面,她在企业采取各种措施保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硬”,比如在厂区开辟大车单独休息区、外地回来的驾驶员要求居家隔离等。
“民以食为天,无论形势如何变化,粮食行业的需求一直在。”这一次疫情期间的生产经历,对李香如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她更加坚定了在粮食行业深耕下去的信心。“今年,我们要再上两条生产线,争取年产量达到10万吨。”
危中寻机,李香如还计划在新增生产线的基础上,加大企业智能化改造,让产能得到更大幅度提升。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