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同心苑 随着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
制造业出口企业
陆续遭遇
订单取消和延后等问题
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境
3月底,金华市政协组成调研组,走访全市65家制造业出口企业,形成《关于“国外疫情对我市制造业出口企业的影响和应对建议”调研情况的报告》。
调研报告分别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共提出10条建议。金华市委书记陈龙作出批示,点赞政协调研及时,提出的建议有价值。金华市市长尹学群批示认为,市政协详细剖析影响当前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出口,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和建议。
深入调研65家出口企业
金华是外贸大市,2019年出口额4千多亿元人民币,居全省第二。全市制造业出口企业5300余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有出口交货值的企业1800余家。
针对3月17日以来,因疫情引发的出口企业退单风险,金华市政协立即成立调研组,并于3月25日开始,由主席、副主席带队,分四路赴各县(市、区)、金华开发区、金义都市新区11地,就制造业出口企业开展走访调研,了解企业存在的问题,听取诉求及建议。
调研组走访调研的65家制造业出口企业,主要出口产品为纺织服装、家具及日用品、轻工工艺、电动工具、医药化工、特种装备、机械电子等,主要出口国家为欧美、日韩、东南亚、中东地区和拉丁美洲等。
2019年,这65家企业总销售额250多亿元,其中出口总额190多亿元,出口占比73.83%。
今年以来,这65家企业已签出口订单50多亿元。截至4月7日,撤销和延后订单共占已签订单的50%以上。
企业反映,目前已基本没有新订单,且国际贸易形势还在不断发生变化,外贸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深刻分析问题及风险
调研组梳理发现,外贸企业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不同行业、不同客户、不同产品影响情况差异又很大。
纺织类企业受影响最为严重;日常用品类生产企业订单取消或延后的比例很大,受影响明显;电动工具、零部件类企业受疫情影响开始显现;医药化工、特种装备类企业暂未受影响,但疫情持续发展,势必波及企业正常运营;客户在欧美的企业受影响程度大于客户在其他地区的企业。
通过分析,调研组发现三个共性问题:
1 外贸形势出现剧烈变化,若国外疫情持续蔓延,部分出口企业将不得不停止生产;
2 供应链、需求链、资金链中断,这是当前出口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
3 部分企业对疫情的认识存在偏差,有的对全球疫情防控缺乏信心,有的又比较乐观,过于悲观和乐观都不利于有效应对,需要政府层面加以正确的引导。
调研组归纳出五大风险:
①违约压货并存的风险
②资金中断的风险
③员工流失的风险
④客户流失的风险
⑤法律纠纷的风险
十条建议都是干货
在政府层面,调研组建议:
高度重视,积极应对,研究相应的对策措施,及时给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有力指导,帮助出口企业渡过难关。
调整政策,精准帮扶。
深化服务,共克时艰,把服务外贸企业作为“三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外贸企业开展政策服务、法律服务、金融服务、项目服务等。
加强预警,畅通信息,及时准确掌握进出口企业动态,筑牢防火墙。
在企业层面,调研组建议:
防控风险。要采取多种措施做好风险防控,严防资金链断裂。
保住客户。加强与客户沟通,积极与供应商对接,提前为复苏后的消费反弹做好准备。
留住员工。在经济可承受条件下,采用弹性休假、发放基本生活费、参加政府线上职业培训等措施,留住员工特别是重点岗位骨干。
维护产能。要高度关注海外疫情变化、市场变化、政策变化、利率变化等情况,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维护产能。
用足政策。对涵盖中央、省、市“五减”相关政策,企业要加大研究,用足用活。
练好内功。加强技术积累,加大研发创新,加快更新迭代,做精做细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
下一步,金华市政协将继续深化开展“三服务”,持续关注制造业出口企业生存发展状况。5月份将召开“精准帮扶受疫情影响的制造业出口企业和困难群体”“请你来协商”活动,切实帮助解决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题。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