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宁波市江北区每年都有大量优秀学子走出家门,赴外留学深造。现在,越来越多江北籍学子有意愿在学成后归乡创业,报效桑梓。在今年的区政协全会上,区政协侨联、对外友好界提案建议,通过建立回乡驿站的方式,畅通江北籍海外人才回归渠道,满足他们在生活、交流、工作等方面需求,把“海外智库”转化为“人才GDP”。
提案建议,围绕海外人才返乡驿站,打造“1+N”模式的引才机制。一方面,建立“有形”的引才网络,1即以驿站为核心,N指的是多点辐射,打造“休闲生活在慈城,互动交流在外滩,工作学习在园区”的海外人才培育生态系统,使高层次人才通过驿站这一对外窗口,能快速有效获取全区范围内的政策、资源、资金、项目信息;另一方面,建立“无形”的引才网络,线下以人才的实地走访考察为基础,线上实时对接英国、美国、新西兰、日本等海外联络站,形成国内外互动的引才机制。
升级政策,加强部门间“多向互动”。海外引才出实效,不仅面临政策升级,还需部门间打出紧密配合的“组合拳”,给予海外人才回归的最大支持。围绕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导向和江北产业发展趋势,建议深入走访相关重点企业,掌握人才缺口的岗位和专业,研究出台针对海外人才的“升级版”新政。“升级版”的人才政策,不仅具有江北产业特色的导向性优势和国际化视野,更应具备与其他县(市、区)相比的比较优势,最大力度地扶持人才、保障人才、储备人才。此外,区直各部门间,如经信、招商、科技、金融、各个街道(镇)和园区间需共享平台和资源,打破机制体制障碍,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加强对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的支持与服务,提升对成果转化应用的支持和服务。
措施保障,加快人才驿站迅速落地。根据“游子回家”人才驿站的初步设想,建议在江北区域内交通便捷处选址,以会客厅形式打造江北籍海内外人才基地,为高层次人才交友、交流提供日常聚会场所。建议从场地、资金和人员三方面进行保障,尽快促成驿站落成,并投入运行发挥作用。由统战部门牵头保障驿站的场地落实,帮助驿站进行选址,并通过免租等形式支持驿站的建立;由区政府及相关引才和招商职能部门,在前期装修和场地布置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由专人运营,作为直面国际化人才的窗口,建议挑选第三方运营机构,培训专业人员,专门服务于人才需求。例如开通“一对一”专属服务,以驿站为窗口,第一时间让国外的游子了解江北,回归江北,扎根江北,从而达到招商引智的目的。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