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政协专题协商创新驱动发展_市县政协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政协 >>正文内容
桐乡市政协专题协商创新驱动发展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20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刘佳 周霜   字号:[][][]

据联谊报    没有创新,就没有“三治融合”的桐乡经验;没有创新,就没有古镇保护开发的“乌镇模式”;没有创新,就没有化纤、玻纤、毛衫等各类特色产业的“无中生有”……在近期召开的桐乡市政协常委会会议上,与会人员围绕“坚持创新驱动,释放发展活力”开展专题协商,在协商中不断深化创新共识。

据悉,目前桐乡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0家、省级科技型企业924家、省级及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12家,与高等院校合作共建创新载体85个,累计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144项。今年,市委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打造国际化全域创新之城的决定》,并将“科技创新力提升行动”列入新“七大行动”之一,释放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最强音。

会前,市政协3个调研组分别围绕打造万亩千亿产业基地、强化配套服务补足创新资源、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深入调研。

“我市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还不够,产业链条主要集中在生产制造环节,微笑曲线两端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缺乏,产业平台发展体系不够完整。”全见方委员建议,加快打造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特色产业群,拓展延伸产业链,培育和引进更多为龙头企业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形成“众星捧月”的产业集群生态圈。钟华、张建成等委员提出,要大力实施“育苗造林”工程,用好研发费用财政补助、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券等政策“组合拳”,着力打造一批高新技术“独角兽”企业后备梯队。

卜掌浩委员提出要发挥好“乌镇·院士之家”作用,建设院士创新研发实验室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周民副主席建议,积极探索“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用才机制,并鼓励企业建设域外研发中心。企业家委员贾伟平、郭丰恩表示,除了高端人才外,还要重视企业对车间一线实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将职称、学历不高,但实际工作能力强的人才也纳入到人才政策享受范围。

魏国芳委员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在线服务平台就有‘企业服务直通车’‘96871’‘三服务小管家’‘企业码’等,平台众多且功能相似,极易造成基层和企业的困扰。”她呼吁,推动政务服务由网上、掌上“可办”向“好办、愿办、实际办”转变,有效整合各行业数据库,加快建设全市政务大数据基础平台,实现常用数据归集共享。张军委员接过话茬说,要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乡镇基层延伸,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向中介机构延伸,打通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企业家委员要主动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全市创业创新实践,做企业家队伍中的领跑者。政协委员要更多地走访联系企业,通过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反映企业需求、献计破解难题。相关专委会、界别要发挥专业优势,会同对口部门,上门服务指导,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市政协主席蒋惠玲希望委员们敢作为、善作为,努力为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为创新者鼓劲撑腰。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