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同心苑 少年强则国强。去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措施,把体育锻炼更好地融入教育环节。
如何深化体教融合,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问题?平湖市政协将“深化体教融合工作,推动健康平湖建设”列入2021年度协商工作计划,进行一系列深入调研协商。
近年来,平湖市从体教结合逐步走向体教融合,建设了一批训练基地、引进了一批特色项目、举办了一批体育赛事、培养了一批体育特长生,特别是网球、棒球等体育特色项目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同时,调研组发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质测试优良率不高,“小眼镜”“小胖墩”越来越多,加之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文轻体”思想,呈现出小学体训覆盖面广、中学训练中断的瓶颈问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后劲不足,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令人担忧。
市政协教科文史委主任屠保林坦言,在基层体教融合工作中,如何调和教学与训练之间的矛盾、完善多途径的投入机制、培养优秀的师资人才等是关键。
带着这些问题,市政协副主席许静率教科文史委赴绍兴上虞、嘉兴南湖等地考察学习,了解体教融合的有益做法。
“一定要把孩子们的体质健康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许静希望,尽早研究出台平湖市体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大力营造学生参与家长认同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
深入调研摸清实情
对口协商专出质量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平湖市政协召开“深化体教融合工作,推动健康平湖建设”对口协商会,教科文史委部分委员、相关提案人代表与教育、文旅等部门负责人开展面对面协商。
屠保林委员提出,为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可以探索实践体育与教育职能的合并;借鉴先进经验做法,恢复并且规范运营体育俱乐部;对于优秀的师资人才,不拘一格,在引进入编以及职能晋升上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
董喜华委员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体育事业的发展,她赞同恢复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模式,并且表示要在项目设置、教练选聘、管理运行等方面出台规范措施,鼓励体育俱乐部创出各自的特色。对优秀的体育专业人才,她建议学校探索采取直接考核招聘录用的方式。
沈海良委员是一名业余体育运动爱好者,认为平湖新兴的体育项目有亮点,但大都偏小众化,而传统的体育项目则在弱化,为此,他提交了“乒乓进校园”的提案,建议选择学校开展试点,设立市少年体校分校,派驻少体校教练,开展系统化、专业化乒乓球教学,逐步提升竞赛水平。
与会人员在实地视察市少体校、东湖小学体教融合工作开展情况的过程中,还现场提出了将开展体育活动纳入小学生晚托服务主要内容等建议。
每位委员发完言后,相关部门负责人当即作出回应,与会人员深入探讨问题,一次次碰撞出精彩火花。
对于协商意见,平湖市副市长方晓烈一一进行现场交办,并表示将加强统筹、深度研究,尽早出台意见,着力突破体制机制上的阻碍,努力把青少年的体质水平抓上去,把高素质的体育健儿培养出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