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新时代人民政协要发挥好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重要作用,就必须注重从“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在看得准、研得深、做得实上下功夫,始终把提高工作质量的意识贯穿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全过程。
看得准是首要前提。看得准,才能精准发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做任何工作,只有事先看准了,才能精准发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政协工作也是如此,选择课题的方向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建言成效和水平。只有找准了适合政协做的、能够研究透彻的,而党政领导又迫切希望解决,愿意坐下来听取意见建议的话题,才能做好资料准备,避免无的放矢、盲目调研;才能深化理论准备,达到对问题的精准对焦,防止一般化发声、表演式走过场,确保建言建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献策献到决策中。
研得深是重要关键。研得深,要特别善于吸收民智。只有深入基层“接地气”,成果才能“冒热气”。我们在实际的参政议政活动中,往往有些协商活动开放度还不高,较难直接听到基层民众的利益诉求和真实声音。必须面向基层一线吸收民智,特别要注重深入界别群众,听听他们的远虑近忧,真正做到摸得准、理得清、辨得明、提得准,为民真建言、建好言。
做得实是必要保障。做得实,才能发挥实际作用。政协组织发挥作用靠“说得对”,“说得对”的基础在于议政建言“做得实”,包括如何做到议政建言上接天线有高度、下接地气有深度、剖析问题有精度、阐述说理有力度、破解难题有措施、解决问题有办法。而这些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把工作建立在提升协商动力的基础之上,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高谈阔论、似是而非、含糊其辞,要尊重调查研究的客观事实,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