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如果说政协是集聚智慧的天穹,委员就是璀璨的群星。
如果说政协是汇聚力量的大河,委员就是逐浪的波涛。
如果说政协是劈波斩浪的巨轮,委员就是澎湃的引擎。
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十一届省政协高度重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省政协主席乔传秀多次在讲话中说:“政协委员是政协的优势所在、实力所在、活力所在和潜力所在。委员强,则政协强;委员履职到位,政协才有地位。”
十一届省政协坚持以委员为中心,激发委员主体意识,调动委员履职的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让委员“唱主角”、让委员“挑大梁”、让委员“显身手”,增强委员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励委员在政协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省政协委员始终坚持坚决维护核心、紧紧围绕中心、倾力服务大局、真情服务群众,以一线精神、一线担当、一线状态,追求一线的作为,满怀激情谱写一曲曲动人的委员之歌,为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贡献才智和力量。
奋勇担当展作为
五年来,委员们秉持习近平总书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要求,干在一线、议在一线、拼在一线,在政协的平台上各展所长、善作善为,助力改革发展和民生改善。
政协搭台,委员唱戏。“五水共治”、“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三改一拆”、“最多跑一次”改革………省委每一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背后,都有省政协委员戮力同心的持续助推。
2016年的那个春天,乍暖还寒。在我省打响“五水共治”第一炮的浦江县金狮湖清淤现场,省政协主席会议全体成员与省、市、县部分委员汇聚在一起,启动了三级政协联动助推“五水共治”民主监督“万千行”集中行动。继后几天,省、市、县(市、区)三级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分别带领委员小分队,分赴万里江河看水质、查清淤、找短板,深入万个村庄看管网、查运营、研机制,督查“五水共治”长效机制落实及“两路两侧”“四边三化”问题点位整治情况,全力促进水岸同治、城乡并治,全力助推“三个不带入”全面小康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
这次“万千行”活动,是十一届省政协“五水共治”民主监督进入第三个年头的一场集中行动。不到三天时间里,包括省政协委员,全省约有13000名政协委员参与,组成1220多个民主监督小组,查看了3000多条河道、900多座污水处理厂及2600多个“两路两侧”“四边三化”问题点位,发现问题2600多个,提出对策建议2500多条……
2017年春,省政协又一年度的“五水共治”民主监督启动,委员们在省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领下,分赴11个设区市深入治水一线,开展“干、查、督”大行动,做到“马上行、参与干、深入督、全力推”。按照省委部署,这一年省政协把助力全面剿灭劣V类水作为民主监督重中之重,把监督着力点放在遍布各地各处和房前屋后的小沟、小渠、小溪、小池塘上,放在助力解决星星点点、角角落落、量大面广的小微水体污染修复问题上,精准聚焦、精准发力。委员们坚持干着监督,以干在一线的具体行动当好踊跃参与者、自觉践行者、模范引领者。
在持续四年的助推“五水共治”民主监督中,每一位省政协委员按照“就地就近就便”原则以不同组合方式自觉参与其中,每一位委员有任务、有平台、有话说、有作为,为美丽浙江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五年来,省政协先后围绕省委决策部署组织开展专项集体民主监督、专项督查、视察核查等27次,委员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善作善成、久久为功,助推了相关工作改进和改革举措落实。
委员们在基层监督调研中奋勇担当,同样,在协商议政平台上,委员们诤诤建言,竭尽心智。
“当委员要有声音,要用自己有价值的思想、科学合理的建议去履行职能。每个政协委员都代表了一个群体,一个委员的‘失声’,实则是一个领域乃至一个行业的‘失声’。”省政协委员骆越峰说,“我不可能对所有国计民生的话题都了如指掌,但在我所熟悉的领域内,每次开会、每次调研、每次视察,我都会全力以赴,建言发声。”作为归国留学生创业者代表,骆越峰一直积极为发展实体经济奔走呼吁。他频频呼吁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减轻企业负担,激发民营企业创业创新动力;加强法治建设,营造健康、有序的经济环境等。
政协委员肩负着人民的期望和重托,将民众关切的问题,通过参政议政渠道向党委政府提出建议,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为解决群众的切实困难搭建桥梁是委员应有的担当。省政协委员、丽水市中心医院院长韦铁民注意到我国进口的医疗设备、药品、耗材和植入性材料价格远远高于香港、台湾地区乃至其他国家,这正是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他连续几年撰写了《建议国家加大对国产医疗设备行业的扶持力度》《建议我国从国家层面加强对进口医疗设备、药品、耗材及植入性材料的价格控制》等信息,反映了来自基层一线群众的呼声,他的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部分建议得到了落实。
“如果制造业、金融业发生危机,会对经济造成重创;但农业和粮食发生危机,那就会造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后果。”省政协委员黄小杭在省政协《关于进一步推动农产品区域品牌提升发展的建议》重点提案办理座谈会上这一声呼喊,引起了委员们的共鸣。这只是他履职的一个缩影,五年来,他积极参加政协的一系列重要调研监督活动,并撰写大会发言、信息、提案共50多件,其中5件被评为年度优秀提案,获省委书记、省长等省领导批示13人次。为发展建言,为群众发声,已是他发自内心的一种责任担当。
和黄小杭一样,委员们怀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百倍热情为民建言。
2017年,范柏乃、潘锦仁、郭胜华委员联合为振兴实体经济鼓与呼,提出的关于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提案,经过深入协商办理,推动有关部门提出了85条企业减负降本政策措施,预计每年可减轻企业成本和负担1500亿元左右;由刘祖毅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提案,经承办后,相关单位积极吸纳提案建议,出台工作制度,有力推动我省全面落实海洋生态红线管控措施。
五年来,省政协共收到以提案形式提出的意见建议4613件,立案、并案处理后为3941件,被党政部门采纳或部分采纳占97%。这一件件提案中,凝聚了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心血,承载了广大群众的诉求和期盼,为助推我省改革发展、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每一次伏案撰写提案、每一次协商会上举手发言、每一次日夜奔走监督助推,都是委员责任担当的一次深刻书写,都是委员主体作用的一次生动诠释。
履职尽责展作风
2014年11月,省政协委员刘维屏与科协界别活动组的委员一起在长兴调研时了解到,合溪水库作为全县三分之二人口的饮用水源地,其上游是由煤山镇、槐坎乡和白岘乡组成的“煤山组团”,在县域经济中占据重要份额。对于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两难选择,当地党政干部都很困惑。
面对长兴抛出的这道难题,身为环境科学技术领域专家的刘维屏感到责无旁贷,欣然承诺:“这个忙,我们帮定了!”
回到杭州,刘维屏立马组建起一支科研团队,并多次来到长兴合溪水库周边调研。“他每次来都是自己开车过来,住宿费自理,吃饭也是能免则免。有次调研结束已是下午5时,他依然笑着谢绝当地的盛情挽留。”当地干部说。
春节期间,刘维屏的科研团队仍在加班加点,于2015年3月完成了一份长达28页的关于长兴县煤山组团经济协调发展与饮用水源地保护调研建议报告。
当长兴县要向科研团队支付一定费用时,刘维屏一口回绝,反过来还感谢长兴为他提供了一次接地气、摸实情、服务百姓的调研机会。“没想到刘维屏委员那么认真,行动那么快,服务基层的心那么真!”当地党政干部深为他的作风感叹。
无论在乡下调研视察,还是会上协商议政,委员们时时扛着责任,处处拼出作风。
每一次会议发言,委员们都会精心准备。在一次协商讨论会中,省政协委员、宁波欧琳集团公司总裁徐剑光发言时,拿出一块1米多长的彩色展板,展示了一幅美丽新城镇的图景,上面有居住区,有社区化工厂,有年轻人的创意区……这张蓝图源于他的提案建议——建设美丽浙江新城镇。为了增强发言效果,他在会前一晚,专门制作了展示板,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他这一 “小动作”,引起与会人员的热烈反响:很多新城镇建设中缺乏科学规划,“千城一面”“千镇一面”,产业、文化特色贫乏。
每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上,常委们个个备足了功课。2017年8月,省政协十一届二十六次常委会议围绕“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开展专题政治协商,委员们按专题进行分组讨论。“我们小组上午的讨论太热烈了,个个很精彩,到中午12点都止不住!”省政协常委张跃进的这句“止不住”,真真切切地说出了小组讨论时的氛围。止不住,是因为委员们的责任止不住,激情止不住,拼劲止不住。
就是这位说“止不住”的张跃进,多年来一直关注着我省的治水工作,几乎每一场省政协关于治水的座谈会、协商会他都会主动报名参加,每一次关于治水及环境治理的民生论坛他都积极发言,每一次治水的民主监督他都拼在最前面。仅一天监督调研,张跃进的相机里面存了100多张现场拍摄的污水照片。“下次我还要去回访,看看有没有变化,有对比才有说服力。”政协委员就是有着这样一股激情和韧劲。
在履职实践中,也淬炼了委员们的作风。有一次,在整整19天的“四边三化”专项监督的立体战役中,各个监督组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的有关要求,轻车简从,天刚蒙蒙亮出发,晚上披着月光返回。参加监督的委员中午车上不休息,午餐冲泡方便面,走出“大脚板”、练出“火眼金睛”,一路查看,一路拍摄,一路准确记录主要问题和区域位置。
胡勇平委员笑称,“以往出差,我们通常是利用坐车时间抓紧休息,这一次,坐车也是工作,我们一路上睁大眼睛‘干活’”。省政协委员邢幼平全程参与了问题摸底排查。他以财务工作认真细致的职业习惯排查问题,在火车上一直不停拿手机拍照拍视频,回来后就将所见整理归并,仔细分析,提出建议。
说起2014年针对瓯江流域的治水监督,许多委员记忆犹深。那一年,省政协治水监督组三赴瓯江,先是从瓯江的丽水源头开始,一直到温州入海口,顺流而下对整个瓯江流域的水环境情况开展深入细致调研。再是沿温州逆水而上,直到丽水的瓯江源头,来一次逆向“故地重游”。最后又从丽水和温州的流域结合点开始,中间突破,向两端出发再一次深入调研。兵分多路,明察暗访,随机走访,融入式调研,每一次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都是委员们实干的印证。
矢志为民展情怀
一次次会上委员抢话筒争发言;一次次真知灼见引发共鸣;一次次踏进泥泞到田间地头为民服务;一次次挥汗如雨爬山头看污染源;一次次沿着铁路公路察看“四边三化”;一次次与基层群众商议民生事业。山山水水之间,留下委员足迹,洒下委员汗水;民生福祉当中,凝聚委员心智,饱含为民情怀。
乔传秀主席经常说,要把履职为民作为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
履职为民,在委员们心里,绝不仅仅是一句话或是一件事,而是内心涌动的一份最朴素最真实的民生情怀。议政建言时那一只只举过头顶的手;下乡服务时那一双双真情流露的眼;基层调研时那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就是这份情怀最真实的写照。
说起嵊泗,省政协委员、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张大宏有着很多感叹和牵挂,因为那里有他的两位“亲戚”。2013年他赴嵊泗参加省政协的送卫生下乡活动。在那次接诊中,有两位病人跟张大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当地初诊后,他又牵线搭桥,帮助两人到杭州继续治疗。之后张大宏去嵊泗出差时,也会特意去看望这两位病人。“两位病人身体恢复得不错!”张大宏脸上里写满幸福与满足。现在,他们与“张医生”的关系像亲戚一样。
怀着一份真情,揣着一颗真心,在服务群众中,奉献和付出;在联系群众中,学习和收获。在省政协“六送下乡”“两走进”活动里,“张大宏”们还有很多很多。
扎根泥土,一路芳华。省政协委员、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喜欢往山里走。持续多年参与“六送下乡”,他结识了不少茶农朋友,也为他们送去了丰厚的“礼包”。 2017年的送科技下乡中,他和其他委员专家带去的技术,将助力松阳成为茶叶品种展示、繁育、推广基地。“下乡不仅是奉送技术,自己也汲取了营养。虽然累一点,看到专业知识变为产能,看到茶农丰收的喜悦,再累都觉得值!”这真是: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一腔真情暖民心,一路走来一路歌。五年来,共有557人次的省政协委员,与有关专家一起,先后深入30个县(市、区)的山区海岛,为群众提供诊疗和保健,建成数字阅览室、专家工作站、名师工作室等45个,签订农业科技、教育合作、文化惠民、普法建设等协议400多项,举办专家义诊、文艺汇演、体育竞技、培训讲座等为民服务活动300多场次,受益群众8万多人次。
百姓冷暖在心间,履职担当出满力。2016年6月2日傍晚, 省政协“全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专项督察组结束在嘉兴市的实地督察,成员们在返回杭州的路程上就开起了“车轮上的讨论会”:“根据不同积分给予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梯度化的公共服务,这个做法好,值得推广。”“制定政策之前一定要进行风险评估。”“要纠正侵害农民利益的政策措施和不当做法,保障农民利益‘填谷不削峰’”……车窗外夜色越来越浓,委员们忘记了疲劳和辛苦,心中都是民生牵挂。
政协委员,是个崇高的称呼,承载着光荣,也承载着使命和责任。郭胜华用他的执着,践行着“政协委员”的使命和责任。身居南美洲法属圭亚那的他,是距离祖国最远的省政协委员。从1998年开始,担任省政协委员至今整整20年,他一路走来,务实沉潜,就是想实实在在地为祖国、为家乡多出一点力、多贡献一份智慧。经巴黎、香港至杭州,全程近2万公里,得辗转3个航班、20余个小时。20年,历次省政协全会,郭胜华从未缺席。他说:“两会是很神圣的会议,只要政协通知我参加,无论在地球的哪个角落,我都会打好提前量,准时赴约。”
“政协委员,是我的第一身份。”郭胜华如是说。他现为法属圭亚那江浙沪华侨联合会主席,虽然身兼多职,但他最看重的仍是“政协委员”这个身份。参政议政,已成为他的人生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