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
“加强自身建设是强基固本的重要工作。”在省政协十一届一次全体会议上,省政协主席乔传秀对政协自身建设提出要求。此后,她多次强调,要以更高标准从严加强自身建设,把严实要求贯穿于政协履职的全过程、自身建设的各方面。
十一届省政协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充分发挥省政协党组在政协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定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驰而不息加强自身建设,优化委员服务管理,强化专委会和界别活动组作用,着力提升机关服务保障水平,为提高政协履职水平夯实根基、厚植沃土。
营造崇学氛围,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素质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协委员要广泛学习各方面知识。
这五年来,省政协常委、委员和机关干部都有一个鲜明感受,省政协组织的各类学习平台多了、机会多了、密度高了。
学习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也是推动政协工作发展的内在动力。十一届省政协把学习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省政协党组从自身做起,带头学、认真学、深入学,持续不断开展专题学习。总是第一时间召开党组会议、主席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和浙江省委的重要会议精神、重大决策部署,研究提出在政协组织中的贯彻落实意见,认真组织实施。
省政协党组成员还积极参加所在党支部的主题党日、学习讨论,并精心备课讲好专题党课,带动各层面的学习。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中,乔传秀主席精心备课,围绕“树牢‘九观’、做到‘九清’”“立足本职、敢于担当”“共产党员首先要确保政治合格”等主题为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上专题党课。一场场生动鲜活的党课,令人深思,催人奋进。
政协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广泛领域。委员是我省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个方面的精英人士、代表人士,无论是知识层次、素质修养、见识眼界,还是实践经验、能力水平都是出类拔萃的,但作为政协委员要真正适应委员的职能要求,做到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就必须提高履职水平,而重要的方法途径就是加强学习。
为此,省政协对常委、委员提出特别要求。在2013年1月召开的省政协十一届一次常委会议上,乔传秀主席明确提出,“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要带头学习、善于学习,以学习强素质、提修养、增能力”。次月,在新委员学习培训班上,她又对委员们提出,要强化学习意识,自觉把学习作为政治要求、精神追求、工作需求,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做一个有责任、有能力、有作为、社会形象好的政协委员。
为大力营造崇学氛围,省政协创设常委会学习讲座、“浙江政协·崇学讲坛”,举办委员轮训班、读书会等,突出主题内容,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熟悉政策法规和政协统战知识,切实提高履职水平。
结合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议等举办的学习讲座,融政策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邀请省委、省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作专题报告,既有中央和省委重要会议精神的解读、重大决策部署的说明,又有重点工作和重大举措推进落实情况的介绍,还有前沿热点的阐释和相关产业发展的分析,为常委们更好地把握政策、参政议政送上一场场“及时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讲得鲜活生动,很接地气,这类学习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列席省政协常委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黄廉熙对常委会学习讲座赞不绝口。
面向全体委员、政协机关和民主党派机关创设的每月一期的“浙江政协·崇学讲坛”,针对大家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每次围绕一个主题,邀请有关委员和专家授课,为委员和机关干部送上一道道丰盛的“知识大餐”。已举办了51期的“浙江政协·崇学讲坛”,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热点问题,成为委员们加强政治学习、拓展新知、凝聚共识、知情明政的有效学习平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场直接来自基层一线的报告很质朴,也让我很受教育,现在浙江的乡村天蓝水清,真的是越来越美了。”在听完由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忠莲的讲座“建设美丽乡村,实现美丽经济”后,省政协委员马玉婷说,“浙江政协·崇学讲坛”她几乎一场不落。
十一届省政协专门制定出台《省政协委员学习培训制度》,从2013年开始连续四年对全体委员开展轮训,先后开办了5期培训,基本实现届内委员培训全覆盖。培训中注重理论讲座和模拟教学、小组讨论和大会交流相结合,教员和学员、台上和台下互动,促进委员理论水平和履职实践能力的提升。
各专委会、界别活动组结合委员履职工作实际,时常开展委员学习交流活动,拓宽委员视野、交流学习和工作心得;省政协还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寄送学习资料等,使委员学习不间断、素质提升不停步……
同样,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也在省政协机关干部队伍中蔚成风气。学习已成为机关干部的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政治责任、一种思想境界。机关干部主动参加各类学习活动,提升政治理论素养,自觉拉高标杆、补齐短板,努力成为“甩开膀子能干、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的新型干部,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机关服务保障能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加精严精实精细精优。
完善制度机制,优化委员服务,促进委员履职
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协委员提出,要勇于担当责任、着力提高能力素质、保持良好形象、增强委员意识,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
政协工作的潜力在委员、实力在委员、活力也在委员,委员强则政协强。为更好发挥委员作用,需要精细的管理、精实的组织、精优的服务。
五年来,省政协不断创新和完善委员服务管理机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修订出台了《关于委员履行职责的若干规定》《关于健全省政协委员退出机制的若干规定(试行)》《省政协优秀委员评选制度》《省政协委员年度述职制度》《省政协委员履职考评制度》等制度文件。委员参加各项履职工作、学习培训情况的有关信息录入“委员履职信息数据库”,作为委员履职考评和评选优秀委员的重要内容,让委员履职有了量化考评的依据。每年,委员履职情况在分类统计后,形成《省政协委员年度履职情况分析报告》。
一系列制度的完善和实施,进一步激发委员履职的荣誉感、责任感。
如果说,严明的制度保障了坚定的执行力;那么,精细精准精实的服务则有效激发了委员履职活力。十一届省政协构建了以专门委员会、界别活动组、各设区市省政协委员联络组“三位一体”的联络服务体系,把全体委员纳入服务管理范畴,为委员履职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既使委员能够结合个人工作经历、专业方向和特长特点,提升主体意识和履职热情,议政议到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又强化了界别组成特色,推动了界别委员履职。
十一届省政协有700多名委员,按照专业相近、便于活动的原则,将32个界别划分为34个界别活动组,并将住在11个设区市的省政协委员分别编入各设区市省政协委员联络组。
省政协切实发挥11个专委会、34个界别活动组作用,提高委员工作的组织化程度,把78.3%的委员安排到各专委会中去。同时建立专委会对口联系界别制度,明确各专委会联系若干个界别活动组,协助界别活动组组长组织界别活动,也使委员能够结合个人工作经历、专业方向和特长特点,参与专委会组织开展的履职活动。有关专委会主动细致地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保障工作,让学有专长、身怀技能、基层群众真需要的省政协委员都能够积极参与活动,有所作为、有所收获,变“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要我下去”为“我要下去”、“要我深入”为“我要深入”,以自己的技能专长,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并由此进一步增进同基层群众的感情、加深对社情民意的了解。
2014年,省政府办公厅制定了《关于加强省直党政部门同省政协专门委员会和界别对口联系工作的意见》,省政协还修订了《专委会通则》。11个专委会、34个界别活动组根据有关文件,与63个省直党政部门相继建立对口联系关系,让委员有了知情明政和对口协商、界别协商的渠道。2013年以来,省政协共开展对口协商52次、界别协商102次,促进了相关决策完善和决策部署落实,增进了共识,推动了相关工作。
同时,积极鼓励委员自愿报名履职,探索委员“菜单式”履职,变“政协端菜”为“委员点菜”。建立省政协领导、专委会领导分工走访联系委员和委员联系群众制度,五年来共走访委员2300多人次,诚恳听取委员意见,平等商讨政协工作,以真心换真情,以实意换信任,最大限度激发委员的履职热情,让委员乐做政协人、爱干政协事。
2014年初,十一届省政协还出台了一项重要制度:《委员密切联系群众的若干规定》。要求政协委员立足界别,增强界别意识,加强与本界别群众的联系、沟通、交流,充分发挥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每年定期走访群众、结对联系次数纳入委员履职考评和年度述职。这对促进委员履职为民、服务群众,进一步重视提高调查研究、联系群众、汇集民智、建言献策的水平和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思想上重视委员、感情上贴近委员、工作上依靠委员、生活上关心委员,这些年来,省政协努力为广大委员履行职能、施展才华、发挥作用,搭建更加宽广的舞台、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有效激发了委员履职热情,强化了委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升了委员参政议政水平。
驰而不息抓作风,把严实标准立起来
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就是“磁场”,作风就是软实力,而规矩既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护,是个人成长的“护身符”、事业发展的“健康卡”。乔传秀主席每次讲话、每项工作动员部署,必会提到“改进工作作风”,提到“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必须把严的精神和实的要求树起来立起来。
十一届省政协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从自身抓起,于2013年出台了《政协第十一届浙江省委员会关于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决定》。这份决定,从强化政治意识、学习意识、群众意识、创新意识、和谐意识、自律意识六个方面作出了规定和要求。2014年,省政协又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切实提高省政协调查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身为“班长”,乔传秀主席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每项重点工作部署后,她经常挤出时间下基层开展调研、走访委员和群众。2017年,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举措落实情况专项集体民主监督中,她和各位副主席分别带队,冒着酷暑,轻车简从,深入基层。每到一地,向窗口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最多跑一次”改革带来的新变化,与前来办事的企业代表、群众面对面交流,向各部门深入了解再造服务流程、精减审批程序、实现信息共享、加大网上办理力度等方面的进展情况。
省政协领导班子成员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政协委员自觉拉高标杆。无论是开展课题调研、专题视察,还是进行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委员们常采取三五人组合,随机暗访,不追求声势,不搞“浩浩荡荡”“兴师动众”大呼隆,不给基层添麻烦,不让群众说闲话,踏踏实实地身进、情进、心进,真正在融入群众服务群众中了解真情、掌握实况、密切感情。
“作为政协委员应该成为纪律和制度的忠诚执行者、模范引领者和坚定捍卫者,认真履职尽责,为社会传递好声音正能量。”省政协常委何水法说。在政协委员“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活动月和送文化、卫生、科技、教育、法律、体育“六送下乡”活动中,他毫不犹豫地主动推迟举办个人画展,就为赴这一场与村民们的“约会”。
省政协委员盛继芳清楚地记得,在2015年“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专项集体民主监督中,省政协民主监督组兵分三路,一天不耽误、一点不马虎,坚持目标导向不松动、坚持问题导向不松手、坚持实效导向不含糊,63位成员采取以暗访为主的形式,一路睁大眼睛看问题。他和铁路组的委员们每天天还没亮,就打车直奔杭州火车东站集合,以发现问题为要求,对全省2426公里铁路沿线的“四边三化”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大家边走边看,边拍边记,全身心投入、全路程覆盖,走遍看遍了我省境内的高速公路及重点区域的国省道和铁路(高铁)线。”
“三级政协领导和政协委员当实干家不当观察员,当战斗员不当评论员,干在一线、督在一线,所言所行让人敬佩服气。”这是省治水办工作人员对政协委员的由衷赞叹。在三级政协委员助力全面剿灭劣V类水活动中,全省政协联动监督,坚持保持一线精神、弘扬一线作风,采用小分队、游击队、小团组方式,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设路线、不用陪同,深入江河湖溪、城镇村庄、工业园区、农家庭院明察暗访、蹲点调研,深入决策落实的末端发现问题。
会风也是一种作风。“会纪一年比一年严明,会风一年比一年清朗。”这是委员们的切身感受,更是委员们的身体力行。2016年,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还专门成立会风会纪监督小组,设立会风会纪监督电话和派出会场会风会纪监督员;2017年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又严格落实会风会纪“十个严禁”具体要求,得到政协委员的一致好评和积极响应。近3年省政协全体会议开幕会、闭幕会出席人数均达98%以上。
近些年来,省政协紧抓“两支队伍”建设,在推动政协委员队伍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乔传秀主席关于“爱岗敬业、忠诚服务”“立足本职、敢于担当”的要求,省政协机关深入开展“严纪律、正作风、作表率”“优作风、强服务、促规范”和“深改革、强规范、提能效”等主题活动,倡导机关干部“甩开膀子能干、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大力营造政治坚定、对党忠诚,遵纪守规、好学善思,爱岗敬业、担当有为,干净干事、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和谐融洽的良好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