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小店关乎万家灯火,省政协委员葛继宏专程走访调研——
帮小店,怎样帮到心坎上
据浙江日报 “每一家小店,都有一个打拼的故事;每一家小店,都在给我们的社会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
在省政协委员、浙江传媒学院教授葛继宏看来,我们身边的无数小店,正是这个社会最活跃的细胞和组织,“小店里的发展,其实是关乎经济和民生的大事。”
长久以来,葛继宏一直在关注小店的发展。1月18日,他再一次与钱江晚报记者一起,走上杭州街头,走进小店,了解小店生存状态,倾听小店店主心声,还召集了不少店主和相关部门坐到一起,一起为今后的发展出谋划策。
每一家小店
都有一个打拼故事
早上8点,长庆街上的阿林面馆人气很旺,48岁的老板林碎呈正在操作台上忙碌。林碎呈在长庆街上开店14年,守着这家店,一家人在杭州买了房,安了家。
江苏徐州人老王则在林司后开了一家小菜店,“我每天晚上11点多去富阳收菜,第二天凌晨4点多回店里,把菜清理好、摆好。”老王说,这家小店开了两年多,他和老婆守着店,生意和口碑一点点积攒了起来。
还有河波小吃店,店主夫妻在杭州做了快30年小吃生意,从艮山门到长庆街,店搬到新地方,顾客就“追”到新地址。“他家的油条好吃,服务态度好。”有位老人乘着公交车赶来买了全家的早点。
葛继宏穿梭在这一家家小店之间,和老林聊几句,又和老王谈一会,甚至还不时帮把手。他很感慨:“每一家小店里,都有一个打拼的故事。”他说,正是这一家家小店汇聚起了人间烟火气,也正是每一家小店的这股韧性,给经济发展注入了来自民间的活力和动力。
省政协委员:
助力小店,就是在助力经济发展
“生意上,生活中,最想解决的困难是什么?”这是葛继宏在走访中,每到一家小店必问的问题。
阿林面馆的老林说,面馆里还在使用瓶装煤气,他希望能通管道燃气,用气成本会下来,也更加安全。
小菜店的老王夫妇则希望能够给小店一些外摆的机会,“在不影响大家走路的情况下,让更多人能够看到新鲜的菜。”
一路走访,葛继宏发现,店主们遇到的困难和心事,其实挺普遍。“像外摆啊、房租啊,还有硬件配套啊。”
上午,在长庆街道的会议室里,葛继宏请来了街道、派出所、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和小店店主们,讨论起了为小店发展的方方面面。
聊着聊着,长庆街道多个部门很爽快地表态,会根据小店的实际需求,尽力帮忙解决小店发展中的实际困难。
葛继宏表示,小店就像是毛细血管,连通着大街小巷,也连接着大众生活,是反映社会发展的最小单元:“助力小店,就是在助力经济发展。”
即将到来的省两会上,葛继宏将重点聚焦小店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真真切切为小店撑腰的建议。“我希望,全社会都能够关注小店的发展。对于小店的帮助能够帮到小店心坎里,各项政策也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