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省政协专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浙江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议政建言>>正文内容
省政协委员俞红平:提升“四链融合”发展水平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23日 来源:   作者:   字号:[][][]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对标“两个先行”的目标,我省“四链融合”发展水平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为此建议:

打造产学研用创新生态,增强核心技术供给能力。推动完善基础研究制度体系,政府加大研发投入,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力争产出更多原创成果;在高校内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合力;支持“链主”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科技创新前沿领域的重点实验室,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推进科技成果落地应用。

促进校企院企高效对接,激活产业链创新动能。常态化召开院企银企双向对接活动,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深度融合;梳理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构建创新服务平台和信息网络,建立动态成果和需求数据库,推进企业需求与高校、研究院成果精准对接;完善校企院企研究人员双向交流制度,解决离岗创业科技人员的返岗岗位适配问题。

发挥资金链支撑作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政策支持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立以天使基金为主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体系;积极构建以“高校、研究院为支撑,产业园为载体,产业基金扶持”的创新生态,协同推进研究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完善成果转化对接机制,联合打造面向市场和应用的成果转化平台,培育专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经纪人才队伍,推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大力培育壮大“链主”企业,形成产业协同创新效应。发挥政策集成效应,围绕产业链招商引资,补齐产业链短板,支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引导“链主”企业为上下游提供资金支持,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金融服务,打造双链融合创新标杆;支持“链主”企业与同行业中小企业共同组建产业联盟,鼓励“链主”企业与中小企业开展协同研发和协同制造,提升协作创新效率。

加快高端人才集聚培养,促进“四链”深度融合发展。精准评价创新链和产业链人才配置现状,完善人才服务体制,建立面向国际的人才资源对接平台,加快高端人才引进;结合教育、专业发展与未来职业需求,通过校企联合办学方式,推广定制型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新兴技术人才的培养机制,强化课程结构的技术前瞻性与市场适应性,高效培养新兴技术领域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