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省政协专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浙江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议政建言>>正文内容
省政协委员吴道涛:做强做优全省科创走廊体系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23日 来源:   作者:   字号:[][][]

科创走廊依托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形成资源集聚、活动密集、分工协同的带状发展空间,正成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当前,我省已布局建设杭州城西、宁波甬江、G60(浙江段)、温州环大罗山、浙中、绍兴、台州湾等科创走廊,以全省约1%的地域面积,集聚了全省100%的大科学装置、90%的全国重点实验室、70%的省实验室、50%的“双一流”和省重点建设高校。但对比全球典型科创走廊,如美国旧金山-硅谷走廊、波士顿地区科创走廊、日本东京-筑波走廊、英国伦敦-剑桥走廊等,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创新要素资源主要集中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等;二是主要聚焦“315”科技创新体系,功能缺乏互补;三是更多集聚于杭甬温等城市,对山区海岛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四是缺乏中科院体系科创平台导入,承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足。

建议进一步做强做优浙江科创走廊体系,加快构建全域创新格局。

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建设全球一流创新策源地。聚焦“315”科技创新体系,统筹谋划各大科创走廊的产业和功能定位。精准高效优化配置各种资源要素,形成创新政策集成优势,吸引国际高端人才、世界500强和细分行业头部企业落户。

融入都市发展,优化创新空间和生产空间布局。全面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和浙江四大都市区科创整体布局,积极参与以上海张江为龙头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跨区域建设联合实验室,合力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落户长三角区域。探索创建以杭州、宁波为核心的环杭州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打造我省引进高端要素的主平台。

整合创新平台,持续提升科创走廊创新能级。深化与以中科院为重点的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集中布局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引进全球知名金融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打造“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新孵化链条,加快实现“从01再到N”的创新裂变。通过扩区、托管、共建、飞地等方式,让优质创新资源向县域综合体下沉,向山区海岛辐射。

优化制度环境,形成全球高端人才引力场。以“人才+团队+项目”为重点集聚高端人才,创新“海外预孵化+国际孵化器+基金”的模式布局高端项目,试点制定面向科创走廊区域公开“揭榜挂帅”机制。探索首席科学家制度,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支持自主组建科研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