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理论包括毛泽东人民政协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政协理论。人民政协理论是伴随着毛泽东人民政协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而确立的,又是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政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断丰富的。人民政协事业始终是在人民政协理论指引下前进的。
(一)人民政协产生和发展的理论渊源
1.人民政协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人民政协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阐明了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不断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增添力量。统一战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基本战略策略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基本问题,作为党开展工作、团结人民、争取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在实践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人民政协从一诞生起,就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它标志着中国人民不仅在思想上政治上而且在组织上形成了坚强的团结。人民政协理论既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思想,又体现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要求,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正确认识和把握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人民政协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理论。人民政协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理论,阐明了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的特点和优势,强调切实搞好参加政协的各党派、无党派人士之间的团结合作,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多党合作事业。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斗争中必须联合其他民主政党,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理论,深刻分析我国社会中各政党的实际,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理论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理论,对于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多党合作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人民政协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人民政协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阐明了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强调善于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民主形式,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积极探索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国家事务的方式和途径。人民政协理论为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充分运用人民政协这种民主形式,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人民政协理论的创立和发展
1.毛泽东人民政协思想
人民政协是在毛泽东人民政协思想的指导下创立的。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同阶段出发,始终致力于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形势下,依据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协商建国理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阐明人民政协继续存在的必要性,明确人民政协协商国际问题、协商候选名单、提意见、调整关系、学习等五大任务,提出我国政治架构有党的系统、有政权系统、还有政协系统等重要思想。毛泽东同志总结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历史经验,在我国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关键时刻,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确立了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毛泽东人民政协思想以其独创性确立了人民政协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政策,成为人民政协理论形成的重要标志,有力指导了人民政协的创立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政协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政协理论包括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关于人民政协的重要思想、观点和论断,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对毛泽东人民政协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系统回答了在新时期建设什么样的人民政协、怎样建设人民政协等战略性课题,科学阐明了新时期人民政协的地位作用、性质界定、主要职能和履职原则等重大理论政策问题,是指导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人民政协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就人民政协工作作出全面系统阐述,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是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这些重大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政协理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指导人民政协事业全面发展。
(三)继续开创人民政协理论建设新局面
1.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需要牢牢把握的政治方向,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到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要在政协理论研究工作中更好地坚持和体现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人民政协实际研究问题,深入把握人民政协发展历程、历史任务和工作规律,尊重历史而不割裂历史,立足国情而不脱离实际,增强定力而不偏离方向,在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把人民政协事业继承好、坚持好、发展好。
2.要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开展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必须始终立足实践、面向实践、服务实践,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切实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对重大理论问题认识的深化和升华。要认真总结各级政协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使之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用以指导政协履职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
3.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理论研究氛围
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研究讨论问题的环境,在遵守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的前提下,进行理性而不片面的思考,鼓励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深入而不肤浅的交流,努力在思想的交锋和观点的争鸣中探索真知、寻求真理。要处理好学术研究和宣传报道的关系,加大对人民政协基本理论知识和重要履职活动的宣传,使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的过程同时成为向社会宣传的过程,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