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县街道是《向往的生活》拍摄地,是黄公望笔下《富春大岭图》实景地,也是正在冉冉升起的桐庐“最靓后花园”。我们当地有句宣传语——古邑旧县,诗画原乡。
旧县街道辖5个行政村,各美其美,各具特色:西武山村物业经济蓬勃发展,垃圾分类“鸡毛换糖”七上央视;旧县村底蕴深厚,美丽田园焕发新颜;母岭村深耕桂花产业,朝着“中国桂花第一村”阔步前进;鸿儒村人杰地灵,运动康养产业兴起;合岭村民宿产业集聚发展,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我们深知,每个村的高质量发展,都需要找到共同意愿和最大公约数。
桐庐县政协在我们街道建设“民生议事堂”,在各行政村建设协商驿站,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围绕发展大事、民生小事开展协商活动,绘就出一幅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新画卷。
今年7月,桐江秋信·桐庐富春江诗歌节和桐庐金秋桂花旅游文化节在母岭村举办。这两个节日的可持续发展,和“民生议事堂”息息相关。
去年举办的以“十里桂香醉母岭”为主题的“民生议事堂”活动,让桂花香飘进了千家万户。
从最初的单一卖桂花苗木,到开发出桂花酒、桂花糕、桂花茶、桂花酱、桂花香囊等系列衍生产品,母岭村的桂花产业正不断丰富和升级。
母岭村还以品牌为核心,用文创和旅游延伸产业链,做大产业圈。桂食山坊、舒羽山房、星野隧道酒窖等创新休闲旅游产业项目也相继落地。
今年5月初,围绕议题继续深化,组织开展了以“文人乡贤话旧县”为主题的“民生议事堂”活动。政协委员、乡贤、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积极为繁荣旧县文化、助力共同富裕建言献策。
正是因为此次协商活动,桐庐富春江诗歌节应运而生。
如今,母岭村正以桂花产业为基础、文化为灵魂、旅游为平台,通过艺术赋能,促进产业融合、数字乡村建设,向着打造中国桂花第一村的目标不断迈进。
尝到协商的甜头后,我们逐渐总结出一些经验做法,协商驿站建设的步伐更快了。
哪里群众最为集中,我们就把协商驿站建在哪里。
除了在村委设立相对固定的议事阵地,也在游客服务中心、休憩长廊、凉亭、民宿聚集点等地,设置更加灵活的协商驿站,因地制宜丰富议事场景。
以“点亮合岭共富路”为主题的协商驿站活动,就是在一家环境优美的民宿举行。除了街村干部和政协委员,住在附近的农户、民宿业主都饶有兴致地前来参加。“家门口”的协商,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依托“民生议事堂”和协商驿站,我们充分调动三支队伍参与政协民主协商的积极性。
第一支是乡贤队伍,充分发挥乡贤层次高、接触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吸引他们参与到“民生议事堂”和协商驿站活动中。今年以来,已收集乡贤相关建议意见31条。
第二支是商会队伍。旧县街道村级商会蓬勃发展,比如西武山村户籍人口不到300人,外来人口却有700多人,该村的村级商会有70名会员。让他们参与协商驿站活动,凝聚了更广共识,发出了更多声音。
第三支是老支书队伍。为有效满足基层群众“议事有平台、宣传有话筒”的现实需求,我们聘请18名旧县老支书担任“民生议事堂”顾问,持证上岗的老支书们在基层协商、矛盾化解、环境提升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