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水清、气清、景色美,这才是温州水乡的城市气质,这才能显出温州的底蕴和魅力。”日前,温州市政协港澳海外委员站在鹿城区“吕浦人家-怀乡水台”上,看着眼前的家乡美景,纷纷由衷地感慨。
为了响应温州市政协共助“五水共治”、助力美丽浙南水乡建设的号召,2014年以来,市政协港澳海外委员紧紧围绕全市“五水共治”的部署要求,积极投身家乡治水事业,献智、献资、献力,有力地推动了温州的“五水共治”工作,彰显了广大海外侨胞情牵桑梓、回报家乡的精神和情怀。
情怀水乡,共唱倡议歌
市政协主席余梅生指出,市政协港澳海外委员是温州经济社会建设和政协事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在全市“五水共治”工作中要敢于担当、勇于担责,常念家乡情怀、积极履职尽责,争当治水工作的宣传员、战斗员、监督员,为温州打造美丽浙南水乡发挥力量、多作贡献。广大港澳海外委员纷纷响应,发挥自身社会影响力,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积极呼吁、广泛宣传,努力为温州“五水共治”营造良好氛围。
温州“五水共治”工作启动伊始,很多港澳海外委员就通过自己的微博、微信、手机短信,在广大海外温州人和社会群众当中讲述故乡事、重温水乡情,号召大家踊跃参与“五水共治”,共同打造美丽浙南水乡。
在杨明、翁银巧、曹国荣等委员的发起下,市政协港澳海外委员一同发出了“真情报效桑梓、共建美丽浙南水乡”的倡议书,号召全体温州人情怀家乡,共助“五水共治”,争做“美丽浙南水乡”的积极宣传者、忠实践行者、无私奉献者,力求使“五水共治”成为每个温州人关注关心的焦点,营造起人人参与、人人共助的良好氛围。
报效桑梓,共筑怀乡台
在市政协的牵线搭桥下,广大港澳海外委员发挥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势,参与到“五水共治”的工程项目建设当中,为温州生态城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许多港澳海外委员不求回报,捐款捐物,积极投身“五水共治”公益事业,建成了一批城市环保公益工程。在2014年市政协全会期间,港澳海外委员积极捐资,启动了鹿城区吕浦滨河公园西侧的“吕浦人家-怀乡水台”项目。2015年9月,市政协主席余梅生、副主席徐育斐等和25位市政协港澳海外委员、温籍侨领共聚吕浦河畔,一同为“吕浦人家-怀乡水台”竣工揭牌。
建成后的“吕浦人家-怀乡水台”总面积为4395平方米,建有水上栈桥、亲水平台、戏台场地等设施,与温州4A级景区南塘印象连成一线,丰富了吕浦河陆上、水上游览线,是市民休闲、健身、观光的好去处,成为浙南水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聚智建言,共献治水计
市政协港澳海外委员利用长期在外经商、生活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和宽阔视野,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专题协商会等议政平台,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了参考,有效助推了全市“五水共治”工作的开展。
在一次市政协组织的治水座谈会上,翁银巧委员深入介绍了香港、新加坡等地的环境保护政策。他认为,“抓环境、抓治水,严厉的惩罚措施是必要和有效的”。这引起与会委员的广泛共鸣,引发了一场头脑风暴,为温州环保政策制定提出了许多良策和实招,促使温州“五水共治”的机制越来越完善,措施越来越严格,工作越来越有效。
真督真促,共助家乡事
监督视察,是政协委员助推“五水共治”的有效方式和重要内容。开展“五水共治”专项民主监督活动以来,市政协围绕水环境治理、水产业转型、水项目建设、水文化打造等方面,先后3次组织全市港澳海外委员开展了集中视察和专题调研,撰写了多份调研视察报告,指明了难点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有力地助推有关工作开展。
在对温州绿肺三垟湿地治理情况的视察中,部分港澳海外委员面对田埂岸边的垃圾,对陪同视察的部门负责人直言道:“北段治理好了,那是门面,南段同样要彻底治理,这才叫不留死角、治理彻底!”
广大港澳海外委员还纷纷利用工作之余,自发地通过随手拍等形式,对温州环境整治进行监督,并通过市政协渠道,积极地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力求“五水共治”工作不留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