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曙方委员:一颗蓝莓果 万人共富梦_委员履职_委员风采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风采 >>正文内容
杨曙方委员:一颗蓝莓果 万人共富梦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17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郭舒韵 俞乐女   字号:[][][]

据联谊报    今年2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杨曙方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捧着沉甸甸的证书,他说:“参与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是一项光荣的事业,也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事业,我心存感恩,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一颗蓝莓果,照亮脱贫路。杨曙方的蓝莓项目直接带动贫困户11000多人,他的脱贫攻坚之路,是从践行回报家乡的初心开始的。

2008年,诸暨市上下文村开始探索新农村建设,当时远在大洋彼岸的杨曙方给家乡捐了一笔钱。两年后,上下文村成为新农村示范村,村两委经过考察决定打造蓝莓基地,但该项目因资金问题进程缓慢。杨曙方接到消息后立马答应给家乡投资,不仅出资100万元帮助村里建设蓝莓基地,而且注资2000万元成立公司,负责蓝莓的销售和深加工,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此后十余年,他就与蓝莓结下了不解之缘。

回国投身蓝莓产业前,杨曙方进行了一番调研,发现蓝莓作为一个舶来品,虽然在中国已有30多年的种植史,但没有一个特别好的品种能让蓝莓实现产业化发展。于是,杨曙方整合了4000万资金,在家乡建立新品种培育基地,按照国家重点生物工程实验室建设标准成立了年产6000万株蓝莓组培苗的组培中心,并从世界各地收集160多个母品种,通过杂交、大田选育的方式,陆续培育了29个品种。之后,一次次的试验试种,推倒重来,最终成功研发并推广了蓝莓国家良种“蓝美1号”。

虽然“蓝美1号”在2013年就已初步培育成型,但在推广种植前,谁都无法预料结果。“农业是一个高投入见效慢的行业,连续十年投资没有任何回报,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心理上都是巨大的压力,考验着对产业的未来有没有坚定的信心。”回想起创业历程,杨曙方总结出一句话:“越努力,越坚持,就会越幸运。”

在“蓝美1号”的培育过程中,杨曙方还获得了意外之喜。“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17819日,合伙人杨博士来电说,‘蓝美1号’果品中提取的花青素含量很高,是普通蓝莓的7~10倍。”这意味着蓝莓不仅是一个高端的水果,也成为一个健康的食品药品原料。据了解,蓝莓花青素的抗氧化性是传统抗氧化剂VC20倍、VE50倍,在对抗炎症、改善亚健康、美白抗衰老方面效果明显,是科学界认同的防治疾病、维护健康安全可靠的自由基清除剂。经过无数次实验,杨曙方和团队从“蓝美1号”中提取出了40%高纯度花青素,纯度水平世界领先。

“我们能自己提炼出高纯度花青素,意义是深远的。”杨曙方说,过去,蓝莓花青素几乎由国外垄断,而“蓝美1号”的高纯度花青素打破了这种垄断局面,并且争取几年后实现自给自足。“我相信继续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中国的蓝莓花青素不仅能为农民增收、为百姓带来健康,还能为国家带来更多好处,‘一颗蓝莓健康一个中国’的梦想终将实现。”

“蓝美1号”诞生后,杨曙方一直在做一件事——扶贫富农。

“农业的核心是产量,没有产量就没有效益。”杨曙方说,要让种蓝莓的农户赚到钱,首先就要提高产量。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精心培育,“蓝美1号”丰产期亩均产量可达1500~2500公斤,是其他蓝莓品种的数倍,不仅果品口感好、糖酸度佳,而且存活率高、抗逆性强,已逐渐成为南方地区的主流蓝莓品种。沉甸甸的蓝莓压弯了枝头,也让农户们笑弯了眼,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蓝莓产量提高了,怎么让农民从中获得最大收益呢?杨曙方又开始了新的思考:一旦产量提高,价格必然下降,获利有限。必须用科技赋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可持续的产业链。

2017年开始,杨曙方和他的团队探索形成了一套由政府引导、多方共建、群众参与、金融支持、蓝美保障的“五位一体”产业链扶贫模式,让农户长期受益。

“农民种植蓝莓,并用科技对蓝莓进行深加工,人们对蓝莓及其制品进行消费,形成了一个从生产到消费的闭环。这样一个工业化的健康产业,能给当地带来更多税收。”杨曙方建议,联合当地的国资和工商业主,打造一个平台公司,负责示范种植和相关服务;农民通过土地入股或者提供劳动力等方式参与其中;浙江蓝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果实采摘后由公司保障收购,让农民最大可能地免去后顾之忧。

2018年,浙川两省供销社签署协议,决定以蓝莓为突破口,进行系统联动,解决40个对口县的长效扶贫问题。统计数据显示,“蓝美1号”已在全国9个省50余个县实现产业化种植,落地17万亩种植面积,直接带动11000名贫困户,解决劳务用工10万人次。这不仅实现了杨曙方的创业初心,也体现了蓝美的社会价值。

让农民变成老板,是杨曙方下一步的美好愿景。“目前已有蓝莓种植户通过电商、直播等途径销售蓝莓相关产品。假如一个农民种了10亩蓝莓,他不可能只当做原料卖给我们公司,如果有其他销售渠道,完全可以卖更高的价格,所以他肯定会去想方设法开拓销售渠道,促使自己参与到经营中,慢慢从农民变成老板。”杨曙方希望种植户中有一部分人成为小工商业主,参与到蓝莓及其深加工制品的销售中来,“这对于未来农民素质和生存技能的提高很有帮助”。

日前,杨曙方和他的团队还响应国家号召,推出了“蓝美1号、振兴万村”行动计划,计划在100个县(区)、10000个村打造有地方特色且能够为农民带来真正可持续发展的蓝莓特色产业。杨曙方认为,要通过政府引导、金融支持、龙头企业切实保障等多方协同,让村集体与农户真正享受产业效益,驱动产业自身发展的内生力,助推中国蓝莓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更深层次地融合,书写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特色产业新篇章。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