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年04月25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近年来,我省实施了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专项工作,但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及资源化利用,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管理漏洞。进一步加快推进餐厨废弃物规范化、资源化进程,强化餐厨废弃物的源头管理,破解困扰餐厨废弃物监管的深层次矛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餐桌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现状
餐厨废弃物的产生情况。据了解,目前我省餐饮单位共有148189家,持有效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单位143710家,其中特大型餐饮店508家、大型餐饮店3882家、中型餐饮店10957家、小型餐饮店43349家,小吃店44162家,各类食堂26996家,快餐店8414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123家。各类餐饮单位是产生餐厨废弃物的主要对象,餐饮单位每天产生数量惊人的餐厨废弃物,而其中大部分由收潲水的人拉走。据初步估算,宁波市每天产生的餐厨废弃物约为300吨,台州市每天产生约300~500吨餐厨废弃物,绍兴市区每天产生餐厨废弃物100吨左右。面对众多的泔水,一旦处置不当,将增加厨废弃物提炼地沟油回流餐桌的安全隐患。
餐厨废弃物的处理情况。由于当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并未包含餐厨废弃物,因而其流向呈现多样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渠道:一是饲养禽畜。目前部分饮食单位产生的泔水,几乎每天都会有专人上门来收集用于喂猪。二是餐厨回收企业利用。通过实施餐厨废弃物产业化的运作模式,促使餐厨废弃物变害为利,得到有效的资源化处置。三是非法提炼地沟油。四是其他处理途径。部分餐厨废弃物餐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混入生活垃圾系统,还有极少数通过下水道排入城市污水管网。餐厨废弃物容易滋长细菌和病毒,而采取填埋焚烧的方式处理,则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瓶颈
法规保障支撑缺位。虽然现有的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及《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对餐厨废弃物的管理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对餐厨废弃物的处置未作明确规定,其法规刚性约束不足,操作性不强,存在监管的盲区与漏洞。同时尽管我省的宁波市、杭州市、舟山市、绍兴市、金华市相继出台了适合本地实际的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对餐厨废弃物的规范化处置起到推动作用。但我省至今仍未出台专门针对餐厨废弃物管理的相关条例,致使政策法规滞后,导致对餐厨废弃物的管理缺乏法规保障。
政策扶持支撑缺少。餐厨废弃物要形成资源化、产业化的利用链条,面临着国家配套扶持力度不够及产业化机制不畅的问题。要让餐厨废弃物变废为宝,迫切需要政府的产业化引导与政策的有力支持。
技术检测支撑缺乏。餐厨废弃物是加工制作地沟油的主要原料来源,目前使用餐厨废弃物提炼的地沟油,因为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与评价标准,一时还难以在食品安全执法中被检测出来。造成餐厨废弃物非法提炼的地沟油由于遭遇检测瓶颈,较易流入食用油批发销售市场,引发不良后果。
执法联动支撑缺失。餐厨废弃物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且监管职责划分不清,造成监督力度不到位,联合协作不充分,难以形成有效打击合力,成为餐厨废弃物非法提炼地沟油屡禁不止的主观诱因。各监管部门依靠专项突击检查“管一阵”、“松一阵”的整治方式,使得在餐厨废弃物的监管环节上相互推诿,导致对餐厨废弃物的监管出现真空,因此亟待建立多部门联动协作的执法机制。
餐厨收运系统缺乏。由于餐厨废弃物并未纳入生活垃圾的管理范畴,因此对餐厨废弃物的处置缺少专门的集中回收途径与渠道。同时有些小型餐饮店对处置餐厨废弃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都疏于记录餐厨废弃物的数量、种类、去向等情况。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的项目建设滞后,是造成餐厨废弃物管理不到位的客观因素。
资源综合利用欠缺。餐厨废弃物兼具再生回收的特性,可以深加工制成工业油脂原料、沼气、化工助剂、生物柴油等。按照要求,餐厨废弃物收集的服务单位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但是台州、衢州至今仍未有专门的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企业,餐厨废弃物的资源利用缺乏回收循环的渠道。另外像台州市虽然有6家废弃食用油回收利用企业,但餐厨废弃物的综合转化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
建议
着力搭建政策法规平台。为了从源头上切断餐厨废弃物提炼加工地沟油的利益链条,改变餐厨废弃物处置无章可循的局面,建议加快制定《浙江省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将餐厨废弃物从产生、收集、处置、利用等各个环节纳入法制化的管理轨道,明确管理主体、部门职责和法律责任,对餐厨废弃物开展规范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管理,使执法更具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从而为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置提供强有力的法规支撑。
着力构建监管合力机制。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餐厨废弃物的责任考核机制,建议将餐厨废弃物的治理纳入省级卫生城市的考核标准,并考虑将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置列为申领工商营业执照的前置条件,督促餐饮单位与具有餐厨废弃物相关资质的处置单位签订收运合同。畜牧部门应当严肃查处辖区内使用未经处理的餐厨废弃物养猪的违法行为,同时各职能部门应齐抓共管,健全食用油生产、批发、销售环节的电子监管网络,重点排查使用散装食用油单位,规范食用油销售台账记录,严防用餐厨废弃物提炼的地沟油流入餐桌。
着力改善餐厨收运一体化。推进餐厨废弃物的区域性统一监管,健全餐厨废弃物处置收费及投入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餐厨废弃物回收、运输、利用的管理体系,建立区域性的餐厨废弃物处置信息平台,实行餐厨废弃物的集中统一收运和分类规范处置。同时落实餐厨废弃物去向追溯制度,建立健全餐厨废弃物管理台账,便于从源头掐断地下提炼餐厨废弃物的流向渠道。
着力提升餐厨资源化利用。要不断采用先进处置技术,推动餐厨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进程。建议及早出台餐厨废弃物综合利用的配套政策,形成促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激励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餐厨废弃物资源化、有序化发展。通过运用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财政补贴、土地税收优惠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餐厨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扶持力度,切实解决餐厨废弃物存在出口不畅的问题,促进餐厨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
着力强化餐厨风险预警水平。要积极鼓励广大群众积极举报处置餐厨废弃物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有奖投诉举报制度,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形成群防群治的社会管理机制。为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建议整合各方面的执法力量,设立以公安机关牵头负责的打击餐厨废弃物违法行为联络办公室,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的餐厨废弃物联动执法机制,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努力填补监管空白。同时定期公布餐厨废弃物处置情况,将非法处置餐厨废弃物的经营者纳入诚信档案记录,建立黑名单制度,提升处置餐厨废弃物安全风险的预警能力,构筑起安全高效的管理链条。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