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年05月27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省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提出,要鼓励和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形成创新利益共同体,积极探索浙江特色的“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解题”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之路。当前,浙江的协同创新迫在眉睫,对相关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尽快确立以协同创新作为我省科技发展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性工程
应尽快确立以资源融合、协同创新作为我省科技发展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性工程。加强宣传引导,全面提升我省行政层面对协同创新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在省级层面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我省区域领先的协同创新优势;为协同创新工程提供相关政策与制度保障,找准从创新成果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的断裂带的政策症结,在本省层面打通阻碍产业和创新链动的政策障碍。
二、注重创新要素的联合,更加注重推动各类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
重视各类创新主体和要素的深度融合,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以实现人才培养与效用发挥模式的优化,资本与产业各阶段的及时有效对接和支撑,人才、产品、技术、市场等各类信息的高效传递与共享,壁垒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等的及时发现、突破和推广应用。可以通过我省目前已认定和今后新设的国家和省级各类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动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
三、注重产业链内部的合作,更加注重产业和产业链之间的协同互补
产业链协同是良性产业生态的重要内容,需要进行产业之间、产业链之间的协同,通过一个产业的发展或需求,去带动或推动另一个产业的发展,应更好地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优势专业企业的协同创新作用。
四、政府要引导产业,更要引领产业
建立以园区和集群为主要对象的现代先进制造模式,以提升产品竞争力为重点,以装备提升、工艺改进、智能化生产为手段,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构建为途径,以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为支撑,建设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能循环、善创新、具规模的现代产业制造发展模式。
五、发挥高校和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协同优势,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导
对物联网、生物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依托政府、高校与科研院所和优势企业的协同,切实加强相关预测分析和对策研究,指导其在布局和规模定位、与传统产业或其他新兴产业之间的产业链协同、消费市场培育等方面发展。
六、大力支持各类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发展壮大
要扶持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各类公益性或具有法人性质的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建立与发展,充分发挥其对产业原始技术、壁垒技术、瓶颈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作用,实现公共科技资源与产业之间的有效共享和产业链内与跨产业的协同创新作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