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为能委员:城市“看海”何时休_议政建言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正文内容
陈为能委员:城市“看海”何时休
发布日期:2013年08月05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徐建平 通讯员 周其平   字号:[][][]
一到“台风季”,在城市“看海”成为诸多网友对城市内涝的调侃。“今年夏天的第一个台风‘苏力’走了,但‘台风季’才刚刚来临。防台防内涝不能掉以轻心。”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宁波市委会主委陈为能神色凝重地说。
去年,台风“海葵”正面袭击宁波,中心城区大面积严重积水,给道路交通带来严重影响。陈为能专门作了深入调查,分析台风造成城市内涝的原因,他发现,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可调蓄雨水的河流、水塘面积不断减少,以宁波市为例,目前平原河道(不含市内姚江、奉化、甬江三江)的水面率仅为5.1%。经过水文计算和专家分析,宁波市海曙等6个区的水面率分别要达到6%8%,才能满足上述要求。
由此,陈为能认为,排水标准较低,管道容量不足,是导致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雨水出水口的标高应当比起端低1以上,但宁波地势平坦,出水口标高往往在河道常水位以下,造成雨水排放实际上为淹没式出流,管道排放雨水的实际能力低于理论计算值。”
陈为能分析,城市强排设施建设滞后,积水短时间内难以排除。从宁波实际情况看,水系特点是既有外江又有内河,当风、雨、潮三碰头时,外江潮位较高,使得内河水不能流入外江造成水位持续上升,继而造成管道中的雨水不能顺利排入河道,甚至河水倒灌。
“城市建设轻地下而重地上,城市布局重规划而轻落实,要立法规范城市内涝预防、规划以及政府责任,避免地方政府的短视行为。”陈为能建议,要保证主干河道有足够的行洪断面,对一般河道进行疏浚,确保较高的河网水面率,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尽可能保留原有水面,结合城市环境景观需求扩大和调整水面面积。同时,可通过设置强排泵站,采取各种雨水蓄滞的措施,促使雨水回补地下,转变为有用的水资源。
对于老小区排水问题,陈为能认为,不但要改造老化的雨水管道,还要采用“围圩电排”方法,把小区四周道路标高改造至满足排涝要求。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