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年08月16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省委会副主委计时华反映:多年来,金融机构对服务农村的积极性不高,农村金融长期处于低水平的均衡。当前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农村金融机构单一与需求多元化之间的矛盾突出;二是国有金融机构门槛高,农村金融贷款满足率低;三是农村金融信贷产品与农民的需求不匹配;四是农村民间融资高风险与需求旺盛矛盾突出。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精神,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农业产业的资金供给。就各类银行机构县域网点布局、存贷比、服务方式、网点用房及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研究出台相关政策规定,明确激励约束措施。积极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转型为农村商业银行,稳步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区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第二,提高服务水平,改进农村信用贷款的配套措施。调节农业信贷利率,简化农业贷款手续。加快涉农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创新,制定相应惠农贷款政策,大力推广“无还款续借业务”,减轻农民资金压力。
第三,规范民间金融活动,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尝试设立农村民间融资服务中心和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专业平台。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民间资金进入金融业。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商业银行增资扩股。
第四,建立合理的信用防范措施,提高信贷质量。完善农村信用管理体系,加强农户信用评级制度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部门联动机制。建立与农村信贷相适应的保险机制,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完善农村贷款担保机制。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