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年09月27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近年来,我省工业投资出现了增速放缓、结构失衡、效益不高等问题,制约和削弱了我省工业经济竞争力。“十二五”时期是浙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以有效投资为前提,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坚持“工业强省”战略不动摇。我省工业化正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实现向工业化后期迈进的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不管是经济社会转型还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都离不开工业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已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基础尚不稳固,成效也只是初步的,切忌在认识问题上出现反复。
转变工业投资的理念与服务。抓工业投资,核心应该是抓项目质量。要坚决摒弃以投资总量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建立和实施以全要素产出率为核心的评价机制。不仅要鼓励机器设备等“硬投入”,更要鼓励技术攻关、人才引进等“软投入”。不仅要确保政府投入的稳定增长,更要以政策创新带动社会资本投资工业经济的关键领域。大力培育一批专业的项目投资社会化服务机构,推进工业投资服务外包。在全省推广工业投资全程代理制度,为工业投资项目提供“一条龙”服务。
在招商过程中突出智力与技术引进。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首先是要对招商有足够的重视,必须尽可能地利用外部力量,尽快打破原有的路径依赖;其次,招商重在人才和技术引进。对地方的考核,应该从协议或实际引进了多少外资,转向填补了什么空白,引领了什么市场;再次,招商引智是一把手工程。战略性项目和高端人才的引进应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并建立和完善专业化的招商引智团队,才能在当前趋于白热化的优质项目和人才竞争中抢占先机。
加强产业转型升级的系统性研究。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都是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在引导推进产业发展中,要对当地优势产业链进行系统性研究,明确产业发展的总体构想,进而组织实施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突破,减少或消除产业转型升级的盲目性。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全社会发布产业前瞻性研究的重大成果,为企业投资决策服务。
扶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和理念要配套。要尽快打破虚拟经济非理性的高额回报,完善顶层设计,引导资本合理回归。建议适当调整省和地方政府税收分成机制,提高地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比例,降低土地出让金所得比例,让地方充分感受到发展实体经济的实惠。要切实减轻实体经济的税负,特别是创业型小微企业的税负。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