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5年01月23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意见建议: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是我省工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全省已经确定了两批共42个产业集群示范区开展试点,产业集群的规模与效益稳步提升。但我省的产业集群区也存在发展空间受限、产业层次偏低的问题,集群区内产业集群网络优势较弱,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建议从政府、产业集群区和社会服务体系三个层面入手,推进产业集群区转型升级。
在政府层面,一要制定省产业集群区转型升级战略政策。政府主导,指导和整合产业集群区的转型升级。要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对各类产业集群区进行资源整合,统一归口,统一政策,形成平等的竞争平台。同时利用集中管理,强化功能分化,综合利用各方资源,避免产业集群区的重复建设,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二要优化产业集群区的综合投资环境。规划建设好综合投资环境,为发展大产业、承接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构筑战略性大平台。同时,合理确定产业集聚区规划层次和规模,科学划分产业功能区、城市配套区、生态功能区、预留发展区等区块,提出各功能区块的发展导向和建设要求,扎实有序推进。三要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从产业集群区的产业链条发展、具体产业发展优势来招商引资,形成完善的格局。突出省级乃至国家级经济增长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发展导向,加强产业发展、开发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促进产业集聚区高水平建设。
从产业集群区层面,一要利用自身优势,合理定位,探索特色转型模式。利用现有规模的产业集群,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形成创新的产业网络集群,发展高、精、尖产业链,加强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研发。放缓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调整产业结构,使之向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集群转移,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二要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引导企业“走出去”。以符合发展趋势、具有高成长性的产品或产业为突破口,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竞争力。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创立自主品牌和争取国际流通渠道主动权、终端市场控制权等途径,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升级。鼓励龙头企业“走出去”,通过并购重组、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注册国外商标的方法,开拓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三要培育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鼓励产业集群区内的企业之间密切合作,形成知识外溢效应,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获取科研成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形成创新网络。
在社会化服务体系层面,一要提升行业协会服务功能。积极吸收企业会员入会,着力发挥重点优势企业在协会建设、运营和管理方面的带头作用。支持行业协会牵头组织或参与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引导企业贯彻落实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协会在政府指导、授权或委托下,协助做好行业信息数据运行分析、标准制订、品牌培育、行业自律以及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等工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支持行业协会开拓业务领域,提供优质服务,并给予一定经费补助。二要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建立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为产业集群区内的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筹集资金、创业辅导、信息咨询、人才培训、市场调查等各项服务,为产业集群区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