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热议廉政建设_议政建言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正文内容
委员热议廉政建设
发布日期:2015年01月26日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余勤 通讯员 盛相良   字号:[][][]
【委员名片】
郑祥福 省政协常委、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
范柏乃 省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主任
【报告摘要】
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严格依法规范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以严明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确保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网友订制】
过去一年,各地“打老虎”、“拍苍蝇”声势浩大,体现了中央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新的一年,如何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为你解答】
党员干部是否廉洁自律、秉公用权,影响民心向背,关系事业成败。
这需要权力行使者的自觉,更需要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那么,怎样才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想腐的教育机制?本报邀请委员共同探讨,为网友解答。
风清气正 群众共同期盼
过去,为一个项目跑几十个部门、花半年时间、盖百余个公章。现在,全省各地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高效便捷的服务,使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干部形象的改变,委员也对此赞赏有加。
许多委员说,由此可见,实现政风作风的好转,关键在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最根本的,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市场能做的事情归市场,政府该做的事情归政府。”范柏乃委员认为,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通过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权限、强化简政放权,合理压缩政府对生产要素的管制权,最终完成政府从全面干预向分类指导、监督服务等职能转变。
权力公开 密织制度笼子
好作风是预防腐败的利器,坏作风则是滋生腐败的土壤。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既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也要注重源头防范和制度建设,进一步筑牢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密织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制度笼子。
“从源头上探究腐败的成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政府权力过于集中;另一方面,政府在资源配置时缺乏监管。”在郑祥福委员看来,制度先行,是防止腐败的根本。“要建立完善约束权力的各项制度,以制度来保障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他举例说,政府在配置资源时应依法依规办理,并进行严格的绩效评估。同时,绩效评估也是检验政府决策是否科学的标准,如果出现失误,应对有关部门进行追责。
潜移默化 培育廉政文化
“廉署请你喝咖啡”这句话在香港尽人皆知。在香港,公务人员的贪污罪一旦被起诉成立,将失去高达数百万港元的养老金和公职。
委员们认为,在预防腐败领域要有更多创新。比如,每年对重点部门提出一整套具有操作性的防腐建议,并实时跟踪,及时反馈该单位的落实情况。长期坚持下去,不仅能有效压缩腐败的空间,也会营造良好的廉政氛围。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