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区政协主席潘华:湖州的选择 融入杭州都市圈_议政建言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议政建言 >>正文内容
吴兴区政协主席潘华:湖州的选择 融入杭州都市圈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11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湖州市吴兴区政协主席 潘华   字号:[][][]
湖州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面临新挑战和新机遇,如何尽快使建设布局、产业结构、环境保护与建设,更快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既能使全市经济持续发展与居民收入可持续增长,财富能大量积累,又能使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是对湖州人发展智慧的挑战和考验。
湖州全市的工业化水平不高,财富实力不强,人力资本不丰富,环境质量不很高,传统产业为主导的产业转型升级偏慢,主城区能级偏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动力、新支撑不足。在目标既定的情况下,只有横下一条心在两个层面动脑筋、想办法。
从基础层面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环境整治。一是区域环境整治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块状经济发展是湖州工业发展的一个特色,块状经济发展快的地方环境污染严重,建议借鉴长兴粉体材料行业整治经验,以现代化产业聚集为目标,环境达标整治为导向,对区块限期强力整治,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与环境改善的统一。二是旧城改造。由于基础设施不到位,污水纳管处理率低,必须通过旧城改造和科学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净化环境。三是农村综合整治。在经济发达区域,如吴兴东部区域,应该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集聚社区化,对现有不宜集中居住区应实施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净化加快处理。
产业结构优化。传统工业应以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和环境整治要求,以循环化、清洁化、生态化、规模化为路径,实现淘汰一批、集聚一批、优化一批,要加大新兴产业、休闲旅游养生和信息服务业培育发展。
从战略层面全力规划实施融入杭州都市圈工作
杭州和湖州分别位于天目山南部和北部,苕溪是两地的母亲河。元代诗人戴元表曾诗“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东、西苕溪分别出自天目山北面和南麓,浩浩荡荡流进太湖。从自然地理区划来看,杭州和湖州应属于同一地理区,存在统一性、关联性、整体性,经济发展、交通便利,融入杭州都市圈具有自然地理基础。更重要的是杭州在发展中呈现的新势头、新优势,杭州的智力资本创新氛围、新产业优势与湖州的空间容量、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具有互补性,杭州与湖州融合发展成为一种必然。
杭州都市圈发展优势。以杭州为中心的都市经济圈在新经济方面的靓丽表现令人关注和期待:一是体制机制灵活。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制度创新为主导的浙江经济,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浙江经济的草根特性、浙江群众的务实肯干、浙江干部的变革自觉都是巨大潜力。二是创新要素汇集。锐意进取的创业者和企业家,敏锐感知创新风向的资本力量,富有创新基因的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项目等各类创新型人才、资本、项目要素正在杭州集聚,以杭州为中心的创新集群正在加速形成。从阿里系、浙大系到海归系的创新人才体系渐趋成型,高校与市场更近;阿里集团、海康威视、浙江物产集团、菜鸟网络科技等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已成为中国信息经济的领跑者;互联网金融领域中的“杭州军团” 实力强劲;云栖小镇、梦想小镇、天使小镇、西溪谷等创新基地已崭露头角。在经济新常态下,杭州都市经济圈正发展成为中国的新高地,成为引领者、创新者,杭州都市经济圈功能能级不断提升。
湖州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经济时代,区县域经济在资源配置、高端要素聚集区整合能力方面的局限逐渐显露,都市经济圈的培育和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湖州本身发展也遇到问题:如湖州本身经济体量小,主城区对区县域的影响力有限,难以承担发展主导力量。安吉、德清已经率先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湖州不具备形成一个都市圈的核心能力和环境条件。
融入杭州都市圈战略选择。一是把握形势、抓准机遇。湖州工业化过程相对滞后,要在工业上实现赶超的机会不大,因为市场、要素、资源、空间已经不足。而在当下的信息经济时代,湖州与周边地区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甚至在童装电子商务、大数据产业等方面还有一定基础。因此,在“互联网+”、“生态+”、“创新+”的情况下湖州有可能弯道超车。宏观的发展机遇期也是微观机遇最丰富的时期,也是地方与地方之间发展水平差异的剧烈变化的主要时期。因此,湖州必须抓住信息经济时代这个重大的发展机遇期,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湖州本身由于信息经济发展的基础水平、智力支撑、创新氛围还不足于使其在当地迅猛发展形成主导型产业,因而盯着杭州这块信息经济高地成为必然、也是唯一的选择。二是优势互补、精准定位。湖州致力于打造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型大城市,是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这让湖州可以成为杭州都市经济圈的生态文明走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货币形式的财富,还要有生态形式的财富。首先湖州要利用生态优势,发展养生、养老、医疗、度假、休闲、旅游等产业。主要为信息服务的高端人才打造宜居、创业的高端价廉的社区;其次要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再次要利用杭州同城同步效应,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特别推进信息经济智慧应用。三是整体规划、分工布局。在行政体制不变下,湖州的交通、经济、产业都要与杭州进行整体统一规划,与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大交通共建共联。建议从西湖到太湖,不仅要通高速,还要通轨道交通。让太湖成为“杭州的太湖”,让西湖成为“湖州的西湖”。同时,湖州的产业规划也要统一纳入杭州都市经济圈,根据湖州的生态优势、空间优势,规划发展与杭州都市经济圈互补互联的产业。同时,结合杭州召开亚运会契机,做好如医院、学校、文化体育场馆等公共配套的统一规划建设布局。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