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至14日,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会同社会和法制委,就我省港澳台侨居民身份证件同等法律效力问题开展专题调研。
今年省“两会”期间,部分港澳华侨委员、港澳台侨代表人士反映,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俗称回乡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俗称台胞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简称居住证)和华侨护照等,在内地使用仍受诸多限制,特别是部分人士健康码无法查询核酸检测结果和疫苗接种情况,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给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13日下午,港澳台侨和外事委、社会和法制委,召集省卫生健康委、省大数据局和支付宝公司,围绕港澳台侨居民健康码查询、支付宝挂号、“浙里办”身份认证等具体问题开展座谈交流,查找关键症结,商讨解决办法。14日上午,社会和法制委主任刘树枝、港澳台侨和外事委主任童亚辉带队赴省公安厅调研,了解我省港澳台侨身份证件发放推行情况,及其主要功能、法律效力,并对居住证与回乡证、台胞证功能互联互通进行了探讨交流。

大家一致认为,我省是开放大省、侨务大省,在浙港澳台侨居民人数众多、影响力大,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保护他们的权益,方便他们工作生活,是各有关部门的共同责任。
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主任刘树枝充分肯定了省公安厅等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为保障港澳台侨居民权益、方便居住生活所做的工作。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主任童亚辉进一步强调,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一是摸清身份证件使用限制的“底数”,确定功能优化重点和方向;二是谋划身份证件管理的“路数”,以制度重构、流程再造、系统重塑,逐步推进多证件数据互通、身份互认、功能互联;三是拿出解决迫切问题的“招数”,拉出问题清单,以健康码查询核酸检测结果和疫苗接种情况为突破口,部门协同作战,个案分析推演,由点及面、由易及难,逐步赋予港澳台侨居民身份证件同等法律效力,不断增强幸福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凝聚人心和共识。
会上,省公安厅、省卫健委、省大数据局有关负责同志作了回应发言,并表示将进一步深化数字化改革成果,采取针对性措施,为在浙港澳台侨居民工作和生活提供最大便利,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增添动力。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