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桥”走进杭州疾控:疫情面前,人人都是防线 普通人最有效的防疫办法就是:宅家_委员风采_教科卫体委员会_专委会工作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专委会工作>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风采>>正文内容
“同心桥”走进杭州疾控:疫情面前,人人都是防线 普通人最有效的防疫办法就是:宅家
发布日期:2020年02月03日 来源:同心桥   作者:蓝震   字号:[][][]

据同心桥   

疫情面前,每个人都是防线

最有效的办法:“宅家”

从除夕凌晨开始,王旭初委员和他的团队就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

与一般的医护人员相比,很多市民可能对疾控人的工作略显陌生。王旭初浅显易懂地解释他们在抗疫中的角色:比如得知某地有一个疑似患者,疾控人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患者去过哪些地方,接触过什么人,乘坐过的交通工具是什么,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等,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漏掉;同时也会安排人员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测,一旦确诊就由定点医院收治。

“忙而不乱”,这是他几天下来最大的感受。忙不用多说,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半个多小时内,王旭初就接到了10多通电话,都是关于防疫工作的内容。

从参加工作起,王旭初就一直在疾控战线。他经历过2003年的“非典”,也多次临危受命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要让公开透明的权威声音,走在谣言前面。”作为疾控方面的专家,他可能比谁都清楚,疫情发生时及时发布信息的重要性。

他举了个例子:除夕之夜,从新加坡飞到杭州的航班,搭乘了116位来自武汉的游客回国,其中有2人出现发烧症状。第二天一早,大家就看到了最新的通报,没有任何隐瞒,以最快的速度让杭州人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告知乘客所在地。武汉游客临时改签到杭州,有关部门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作出如此周密的部署,行政效率也高。

网上有个“段子”这么说:“终于等到这一天,躺着在家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这话不假,传染病控制其实不复杂,从我们专业的角度来说就是三部曲: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是最经典的,也是最有效的。”

所以,在王旭初看来,每个人都可以为抗疫做一份贡献,那就是“在家,在家,在家”,这几天尽量不要出门。

“杭医生”的背后

是两位政协委员的暖心接力

“这场疫情,恰恰也是提升市民健康素养的一次机会。”除夕凌晨,王旭初忙完萧山机场的现场处理后,头脑中闪出一个念头,一定要把防疫科普知识及时跟上。

于是,他给同是省政协委员的浙江传媒学院动画学院院长丁海祥发了一条微信,希望借助他们的专业力量。

124清晨5点多,正在山西太原老家的省政协委员丁海祥打开手机,看到了王旭初委员的留言。

“疫情面前,这是一种使命,必须尽快完成。”丁海祥看到微信后,马上动员学院的动画制作骨干力量。3个多小时之后,学院老师设计的“杭医生”动漫形象初稿已经完成,并最终获得认可。

漫画形象确定后,丁海祥委员发挥学院专业特长,快速组成师生团队,连夜赶制动画视频。在很短的时间内,多条关于防疫防控的动画宣传片通过杭州市疾控中心审核后,在其官方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传播。

记者了解到,杭州市疾控中心推出“杭医生”动画形象,及时向广大市民推送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解答市民关心疑惑的问题,推出“十问十答”系列、“您必须知道的十件事”系列,通过与杭州疾控微信公众号及其他合作公众号,联手大力推广防控健康知识,累计阅读数量超100万人次。

“真的挺感动的,短短几个小时之内,丁委员快速响应,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王旭初也提到了钱江晚报联合浙大一院发出的“因为爱你,离你一米”的倡议,“这也是给市民补了一堂生动的健康素养课。”

委员主动请缨

抗疫“三字经”登上杭城户外大屏

令王旭初委员感动的是,在这场抗疫中,背后有多位政协委员在默默支持着他们的工作,汇聚各方力量,奏响抗疫协奏曲。

“章碧珍委员就是其中之一,她从事影视方面工作,这几天的疫情,她也很想出份力,主动联系我,希望能做点事情。后来商量之后,决定推出抗疫‘三字经’。”

记者了解到,章碧珍是杭州市政协委员,也是西湖区政协委员。“王委员他们在疾控一线,非常辛苦,人手也非常紧张。当时他们提出,需要做更多的科普知识推广,这正是我们擅长的工作。”章碧珍告诉记者,她把这个想法跟团队小伙伴们沟通后,虽然大家都休假在家,但都非常支持也愿意义务来做这件事。

“我们组建了专班,有负责海报设计的,负责后期制作的,还有专门负责宣传渠道推广的,就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这些科学的防疫知识。”

王旭初高兴地告诉记者,抗疫“三字经”已经登上了杭州大厦等杭城户外大屏进行滚动播放。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