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下午,省政协举行以“加快完善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为主题的民生协商论坛,论坛除在省政协机关设主会场之外,还在湖州市、衢州市设分会场,政协委员、专家和界别群众代表踊跃建言。
一起来听他们的好声音!
主会场
省政协委员 林平:要提高婚检率,把好预防出生缺陷第一道防线。推动婚检制度化,加大宣传力度,民政婚姻登记机构做好常态化宣传,发放婚检、孕前检查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告知婚检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国家的免费福利政策;鼓励和支持妇幼机构医务人员走进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社区、农村等开展婚孕和生殖健康等主题的科普宣教活动。加强优生医疗服务保障,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提高治愈率,为优生优育减负。
省政协委员 徐润龙:脑机融合已经列入国家和浙江省“十四五”规划,是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医疗健康是最先发的脑机融合的应用领域,在肢体运动障碍、意识与认知障碍、精神疾病、感觉缺陷、癫痫和神经发育障碍等领域的诊疗中取得了显著应用价值。建议加强各部门协同,整体联动,打通政策链,催化结果优化,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协同融合发展,加速形成更有利于脑机融合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的“生态圈”,通过脑机融合让“断臂重生”“无腿起舞”“意念控制”成为现实。
省政协委员 季蕴辛:为了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建议促进体教融合,增加体育活动时长,鼓励学生在课间走出教室;配强师资力量,支持优秀退役运动员、体校教练员进校园任教;加强“一人一技”体育技能培训,使每个学生养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教医融合,配足配齐校医,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建立学校与医疗机构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学校食堂科学饮食指导,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促进身心融合,网络服务提供商要落实好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服务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为中小学生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省政协委员 李鲁:建议强化整体统筹、打破政策壁垒,完善多元协同机制,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积极搭建民政、人社、卫健、医保等多部门协作平台,建立医养结合协同推进机制,明晰各方职责,构建考核监督、绩效评价等激励机制。厘清医疗卫生服务和养老服务的支付边界。对开展“养内办医”的机构,取消行政审批改为备案式管理,对开展“医内办养”的机构,同样享受养老系统的优惠补贴。全面实施长护险,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助力医养结合发展。
专家、界别群众代表 陈刚:2019年,嘉兴市被列入第二批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市。嘉兴市级安宁疗护中心由市第二医院负责建设,2021年7月8日正式启动以“规范、暖心、智慧、可复制”为主线的全周期生命关怀安宁疗护工作。建议加强“优逝”教育,引导大众正确认识安宁疗护,真正自愿接受安宁疗护。建立专项保障机制,开发专门的或附加的保险品种,扩大长护险支付范围。医保部门加快新增安宁疗护相关医疗服务项目受理审核以及项目价格动态调整,并加大对相关价格项目医保准入政策倾斜力度。进一步完善安宁疗护按床日付费标准和工作机制。
视频连线
省政协委员 袁继新:从之江实验室的探索实践看,电子病历数据智能化处理成电子健康档案,对提升全民全周期健康服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议由卫健、体育、医保等相关部门牵头,联合科研机构、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数据采集、共享、分析、处理等闭环管理,形成电子医学信息、健康信息,供个人、机构和相关部门进行诊断、决策参考。
专家、界别群众代表 朱颖:2019年,嘉善县西塘镇建成长三角首个5G升级版“智慧健康屋”,能提供自我健康管理、便捷诊疗和数据分析利用等功能。2021年,嘉善县共建设健康小屋11个、小小屋20个,健康单元50个。为推动健康屋可持续发展,建议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医保支付,改进线上就诊活动的医保报销程序,完善互联网“第三方药房”功能,解决患者用药难问题,更好方便群众就医。
湖州市分会场
湖州市政协主席 李上葵:建议以数字化统领全省未来社区智慧卫生服务站建设。要贯通平台,拓宽云入口,推动社区智慧卫生服务站与市级、省级医疗机构平台的实时互通、信息共享。要互通数据,实现云共享,发挥区域健康大脑作用,让分散在教育、卫健、医保等部门的健康数据“自由流动”,形成完整的个人健康大数据。要强化激励,提升云效能,省卫健委在完成智慧健康站分级验收后,给予每个站点一定的运行保障经费,以三年为一轮进行复评,形成优胜劣汰的过程性激励管理模式。
省政协委员 吴巍:发展智能护理,为养老事业插上智慧翅膀。智能护理的发展和应用不仅将给护理行业带来颠覆性变化,更能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后半段插上高质量快速发展的智慧翅膀。建议要更好地营造有利于智能护理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高度关注智能护理产业链布局,推动智能护理设施研发、应用、销售等。
专家、界别群众代表 杨卫锋:强化基层医务人员医、防、管融合服务的理念,加强社区公共卫生和慢病管理;发挥妇保院专科联盟优势,优化转诊流程,构建分级诊疗、医防融合的健康管理新机制。加快妇幼健康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互联网+妇幼健康”,推动建成“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立妇女儿童重点疾病、影响健康主要因素的数字化防控与长效管理机制,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妇幼健康管理服务。
衢州市分会场
省政协委员 汪晖:要加强体卫融合,发挥运动促进健康作用。建议发挥国民体质监测作用,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实施3到69周岁公民体质评价等级标准,定期开展监测活动;组织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选派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社团,开展送体育项目下乡公益活动等。强化体卫结合,在医院开设运动医疗科室,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进运动医疗走向常态化。
衢州市政协委员 方金菊:为了山区海岛县更好打造方便可及的健康服务体系,建议创新“巡诊”方式,组建“全科医生+专科医生+驻村医生+护理”的专业医疗团队,在村卫生室“空白村”设置巡诊点,定时定点进村巡诊。依托山海协作和医联体建设,省市级医院增加下沉基层专家人数、频次和带教次数,培育一批本土基层医疗人才;出台薪资待遇、职称评聘等倾斜性政策,鼓励高等医学院校学生赴山区海岛县实习、就业。打造智慧应用,建设“两慢病”全周期数字健康服务应用场景,线上提供远程诊疗、在线续方等智慧健康服务,线下打造星级智慧村卫生室。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