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也被称为中医史上的《圣经》……”9月15日下午,浙江神学院真理堂的讲台上,省政协委员、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爱松娓娓道来,台下,省政协少数民族界委员、神学院师生共200多人聚精会神地聆听。这是省政协民宗委联合少数民族界别组在浙江神学院举办委员讲堂暨“同爱同在·同心同行”走进宗教团体关爱宗教界人士健康行活动的一幕生动场景。
因日常工作中了解到部分宗教界人士存在饮食结构单一、缺乏科学的养生保健知识等问题,又正值第十九届亚运会、亚残运会即将举办之际和中秋佳节即将到来,省政协民宗委精心策划了此次以“中医体质与智慧健康”为主题的关爱宗教界人士健康行活动,把中医药文化送到宗教界人士身边。
在一个多小时的讲座里,朱爱松委员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对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淤血质、气郁质、特禀体质九种体质的特征与表现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大家科学认识自身体质,同时传授了每种体质如何养生健体的小技巧。讲座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全场互动气氛热烈。
当听到“《黄帝内经》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神学院院长潘兴旺牧师激动地表示,在《圣经》中也有类似寿命表述,这充分说明人类文明互鉴,古老智慧相通。
省政协委员、神学院师生纷纷表示,这是一堂很好的中医文化普及课,增进了自己对博大精深中医药文化——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藏的认识,树立了科学养生保健及“防未病”的理念。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