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同心苑 近日
第二批浙江省
“千年古镇”地名文化遗产
名单公布
10处地名文化遗产入选
千年古镇 历史传承
今天
小同约请
瑞安市政协委员
林君平
为你当导游
一起走进
“千年古镇”地名文化遗产
瑞安市陶山镇
导览委员
林君平,瑞安市政协委员,瑞安市政协陶山民情联络站副主任,瑞安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陶山镇中心幼儿园董事长。
六朝霸业成逝水
千古名山尤姓陶
一幅镌刻在陶山寺中的对联
默默叙述着千年陶山的历史
福地陶山,由“陶”得名。
南朝齐梁时,号称“山中宰相”的政治家、医药家、文学家、道教思想家陶弘景曾隐居于道家天下第二十八福地—福泉山一带,从事炼丹、著述和中草药研究活动,对陶山民间文化的影响尤为深远,后人为纪念他以其姓名山,又因山名地,称为陶山。
陶山地处古道要津,在新石器晚期已有先民在此耕作渔猎、繁衍生息,南朝时期形成集市,唐初形成繁荣市镇。清朝以后,商业日渐繁华,发展成为重要集镇。据史载,自南宋以来,陶山共走出过67名进士。
千年陶山
文化遗产丰富
历经千年演变,陶山沉淀了深厚的文化遗产。
1八卦桥
八卦桥位于陶山镇陶峰村,建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二墩三孔梁式石桥,以其独特的工艺——主墩的两侧设副墩,并锁以石梁,得以经受住800多年的风风雨雨,直至今日仍能安全通行。
2瓯窑
“陶”通“窑”,烧瓦器土室也。近年来,温州境内发现大量古窑址,陶山镇居首位。如位于陶山镇的上瓷窑青瓷窑址、大团山青瓷窑址等,和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遗址山前山遗址已列入瑞安市第一批、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这些窑址出土的瓷器多以民间日用瓷器为主,注重艺术性与实用性融合。
以陶山镇郑宅窑场为例,它出土的青瓷主要器型有:碗、盏、炉、薰炉、执壶等。这些器物造型明显具有仿制晚唐五代时期金银器特征,胎体较薄,工艺精湛,瓷器表面采用晚唐五代越窑青瓷流行的针尖刻划装饰工艺,胎骨呈白中带浅灰色,釉色莹润,呈黄绿色,玻璃质感较强。
瓯窑是陶山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陶山持续深化瓯窑品牌,在丰南村及其周边地区打造瓯窑古镇,开工一批瓦窑精品民宿,完成瓯窑文创园、炼泥坊、博物馆等十余个项目,激活窑址群周边历史人文资源、自然生态资源,实现“产学研游”一体化。
3福泉山省级森林公园
福泉山森林公园位于瑞安市西北部,距瑞安市区和温州市区约20公里,海拔一般在600米左右,最高峰盘古楼尖836.6米。由于受长期水流侵蚀和岩石风化作用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姿的地貌景观,山峻坡陡,壁峭崖悬,沟壑幽深,飞瀑深潭 。
公园内植物茂密,资源丰富,拥有许多优良珍贵树木和野生动物资源。据调查,公园内共有植物896种,有国家和省级保护的银杏、南方红豆杉、金钱松、杜仲等,野生动物中脊椎动物有308种,有猕猴、穿山甲、短尾猴、小灵猫等国家、省级保护动物。
繁茂的森林植被,丰富的物种资源,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森林植物景观,为游人创造了一个清新优美的游憩休闲场所。
蔗里陶山
物产丰富
1陶山甘蔗
陶山镇小盆地和飞云江、河谷平原错综相间,田地沙土富沃、阳光充足,适合种植甘蔗,是闻名遐迩的果蔗之乡。
陶山甘蔗,又名陶山糖蔗、果蔗,是浙江省优良果蔗品种之一。其外形美观,色泽诱人,如翡翠玉般清透润丽。甘蔗皮薄,肉质脆嫩,纤维细而少,清甜多汁,嚼之甜而清脆爽口,隐隐有清香入喉,食后生津止渴、清心润肺,清凉不上火,亦具解酒之功效,是果蔗中稀见的珍品。
据记载,陶山甘蔗的栽培历史已有近千年。在南北朝时期,陶山就曾种植甘蔗,不过当时的甘蔗肉质很硬,味道苦涩。后来在此隐居的陶弘景见此状况,便把炼丹的药渣给农民当肥料,来年种出来的甘蔗果然皮薄质脆、味道清甜。
现在,陶山成立了甘蔗专业合作社,扩大了种植面积,引进成套流水线设备进行甘蔗深加工。经自动清洗、杀菌、消毒、精美包装后的陶山甘蔗,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已进驻各大超市。
如今的陶山,正在打造一个“福泉山下 蔗里陶山”的现代化城镇。
2陶山角粽
说起陶山特产,不得不提的还有陶山角粽,关于它名字的由来,还要从一段历史故事说起。
南朝齐梁间,隐居于此的陶弘景辟地种药,以药草为民驱疫疗疾。自此地方百姓每逢端午,便用陶公所教的药草煮粽,以防病健身。
《江南靖士诗稿·端午陶山品粽》诗云:“五日山村鲜角粽,褪绳解箬气犹温。淡黄应渍陶公草,膏饭舌翻香阵喷。”正是这种习俗的记载和反映。
这个初夏
约上小伙伴
到瑞安陶山镇
感受千年古镇的魅力吧
用户登录